+

[肆佰肆拾壹]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是的,非常有文藝氣息的標題,我想大家可能覺得我想網誌主題想瘋了,

(迷之音,不是真的想瘋了嗎?)

想到連古詩都出現在標題了?我自己也覺得我怎麼了?

是說如果有哪位路過的朋友,馬上看到標題就叫出詩名跟作者,

(沒有GOOGLE的狀況!)

我真的會很佩服他,當然,如果是中文系的我就覺得他是應該的,

標題的這兩句詩,來自於陶淵明的詩「己酉歲九月九日」中的兩句,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先來國文小老師一下,貼心翻譯時間,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

世間萬物的更換改變是時常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又怎能完全自在自適的不辛苦呢?

從古自今有生便會有死,生死的交替是必然而且不能逃避的,

當這樣的思緒湧上心頭的時候,就會讓人感覺焦慮與煎熬呀!

 

這兩句的詩句,算是這些天來一種心理的感觸吧!

當初陶潛因為「蔓草不複榮,園木空自凋。」而有所感觸,

(迷之音,一直寫文言文是要逼死誰?)

(註:有頑強生命力的蔓草不再生長了,園中樹木也無可奈何的紛紛凋零。)

而我這幾天倒是因為這些太沉重的不幸新聞而有所感觸著。

這甲午年來,已經不斷的發生許許多多的天災人禍,

又巧逢了容易有異象的極盛太陰,似乎一轉瞬之間有許多生靈必須面對生死,

而在面臨這些不可抗的強大力量之下,確實生靈們的力量是渺小的,

我們似乎只能無可奈何地去接受這些生死交替,

然後去感傷、去煎熬著,對於死去的我們哀傷的,

而對於生存的,我們也艱苦著,但這紛紛擾擾之間,卻又是何苦何哉?

 

其實桃前的這首詩寫得很淡泊,但讀起來卻好深好沉,

也許是這樣的人事時地物吧!讓人不知不覺就更加的深思起來,

這首重陽詩,應該是要對重陽這個象徵長久的日子來說些吉利的事,

但陶潛卻這樣的寫了一種秋愁,一種對於生死之難的感悟,

其實看著那麼多的意外、人禍,造成好多生命的逝去,

說實在的就算冷血如我也不得不有所動容著,都是生命壓!

雖然其實很清楚知道「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的概念,

但是卻也怎樣都不能去收拾那些感慨的情緒,

有時候真的不懂得,為什麼那些上位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能無動於衷著,

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天上諸神,又或是那些手握權柄的高官政要,

只在猜忌著對手接下來怎樣出招,或是去想著要怎樣藉機陰對方一回,

那些應該去救援的,應該去伸出援手的,卻不見行動,

與其再說著那些官話,還不如身體力行地去做吧!

眾生眼睛會是雪亮的,你做了什麼?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的!

(迷之音,你這一表,天上地上,天下地下的,全部都被你表光光了!朋友不多了壓你!)

 

雖然,最後我也只能跟陶潛一樣默默地跟自己說著就這樣吧!

就這樣聽順天意吧!我們又怎能要求這天道之下都能稱如我心意呢?

這首詩的最後一段「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確實是真真切切的表達了一種屬於中間人的無奈感,

當我們力量不夠救助多少下層,又對於上層的影響微乎其微,

自保有餘,助人略難的狀況,就只能盡量地給予一些微薄的幫助,

對於萬事萬物,只能默默的感慨著罷了。

不能稱心如意,那就獨自去做自己能做的吧!

反正這千百年來的改變,我們也無法全部去通透了解,無法去干預改變,

我不敢學陶元亮去歌詠今朝,但也能用一些文字去述說對於這些災禍的感傷吧!

天災已難防,怎又讓人禍更加加劇傷害呢?

最後,僅能默默的祝禱著,那些大能們能有所惻隱,

也許天道有所規範,但是這世界需要一些導正的力量呀!

 

以上,是莫名其妙悲天憫人起來的心情抒發,

網誌先生,我知道這篇很自以為中國文人,

但是,偶而就讓我文學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