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玖佰零柒] 嘉年華,那些不再純白的年華,是被誰染色?

這是一部從金馬開始我一直期待的電影,有著最佳女配角跟最佳導演的電影,確實讓人期待著!
在影評的一片讚頌聲下確實也讓人相當好奇這部電影會是怎樣的呈現,
雖然預告片給出的資訊少之又少,但來自各方面可以說誇張的讚美之詞,
而文晏的影壇名聲,不管是入圍各大影展的水印街,或是她製片的白日焰火,
似乎都讓這部電影有了很不錯的保證,說了那麼多廢話,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的是「嘉年華」這部電影!
嘉年华-672x381
故事的是圍繞著兩個不同成長背景的女孩,
因為一場像是嘉年華會的海灘活動,在海濱旅館某夜的不期而遇,
在海濱旅館在打黑工的未成年女孩小米(文琪 飾),在擔任櫃檯的時候,
遇見了跟地方政要劉會長一起投宿的小文(周美君 飾)與欣欣(蔣欣悅 飾),
 
他們雖以分開住的名義住了兩間房,但小米卻從監視器中見到劉會長進入女孩的房間並且記錄下來,
在後來劉會長侵犯了女孩的事情東窗事發,小文的家長開始追查並且決定要控告劉會長到底。
只是漫長控訴程序啟動,卻見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踢皮球,交相掩護,
甚至在劉會長在地方政商人脈極廣,警方與醫院的互相掩蓋,
甚至兩個女孩的家長對於控告的不同到,訴訟之路更加艱辛了起來,
另名家長索性決定接受劉會長的條件,以撤告來換取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費。
小米為保住工作左右為難,而她的選擇將關鍵證據作為與各方談判的籌碼也使得整起案件結果更加難料。
 
這是文晏導演的第二部電影,故事其實並不是很新鮮,
像是韓國之前「熔爐」,同樣是金馬入圍片的「笨鳥」還有像是「少女離家記」跟「驚爆焦點」,
不管事討論「性侵」或是「女性對於自我主權的叛逆與反撲」,都是有不少不錯的電影,
但「嘉年華」很另人驚豔的事她用極其簡單通俗的故事,在大量伏筆與設計下,
把亞洲女性的各種劣勢以及在不管是精神或是物質上的困境都呈現出來,
電影中不管是巨大的瑪麗蓮夢露的底褲,又或是假髮、被剪掉的頭髮,化妝品和指甲油,
以及魚缸、被媽媽拿出來要毀掉的洋裝之類,各式各樣有隱喻的象徵元素讓這部電影變得很有藝術感,
文晏對於演員的調度,獨特並且相當穩健的影像風格,還有完整有邏輯的敘事模式,
讓她模擬出一個「女孩視角」來看著社會的現實與黑暗,
兩個女孩的視角,兩個受害者的視角,一種無可宣洩的無可奈何,
在鏡頭利用女孩純真的主觀視角,與背景音樂的交織,
外在環境帶來的不安感營造著,一種希望幻滅的哀傷,
令人感到諷刺但真實無比卻令人無奈悲憤的父權與金權的濫觴。
雖然電影是以女性為主軸,但是對於父權卻也有很的著墨,
性侵犯的劉會長、雖然是父權卻懦弱無能小新與小文的父親,
代表威權的警察及經理,明明沒有權卻還是凌駕於女性之上的小建
電影把女性當作故事的主體,卻述說著她們要依附在男人身上的悲歌,
卑微無處可去的流浪,沒有歸宿的一種悲愴,在文晏的影像中驚人的表述著。
 
然後電影中幾個女演員真的都出色的驚人,尤其幾個年輕演員,
飾演小文的周美君、飾演小米的文淇、飾演新新的蔣欣悅,都是相當亮眼的新演員,
對了還有飾演莉莉的彭靜也是另人耳目一新的,
小文這個角色複雜的很,是一個努力裝大人卻依然還要是個小孩的腳色,
她要比新新的少女還要成熟,卻又不能真的像個小大人,
她要有在乎家的溫暖的情緒,要有讓人心疼又要一種對大人世界的懵懂感,
卻又要在過程中長大,從哭到不哭,從心疼衣服到冷冷的倒調化妝品,
看起來成熟的委屈少女,是個很有層次的角色,周美君這次沒入圍真的是遺珠!
而文淇的小米跟小文這個角色很像,但又很不同,
在對於人跟感情在冷漠一點,要有歷盡滄桑的感受,卻要保持這種單純的善良,
要傻卻要聰明,要單純卻要狠,其實也是個情緒相當兩極的角色,
演繹的難度不會比她血觀音的角色來的容易到哪裡!
 
 
最後讓我簡單的聊聊心得吧!
其實這部電影除了跟熔爐一樣是在說弱勢者在面對強勢者性侵案件中的無奈與悲劇,
但嘉年華更細緻的一些,她從被害者的角度切入之外,
還從其實算被害者但同時是加害者的其他人的眼光看著,
並且從女性的觀點切入,深入的探討這個社會體制下,女性的無奈感,
兩個主角很像,卻像是不同階段一樣,在看著電影的時候,
就會感受到小文也許就是下一個小米,而小米之所以會變成這樣也許就是因為跟小文一樣的經歷,
而電影中小米的謎,她從何而來?為什麼沒有身份證?
當她說了:「我不知道我生日是哪一天,只知道我是夏天生的,這個夏天我就滿16歲了。三年前,我從老家離開,到這裡是我到達的第15個地方。我喜歡這兒,因為這裡暖和,就連一個要飯的、在夜裡也能睡個好覺。我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我會留在這兒。」
似乎就是那個小文在性侵事件發生後,無人能替她伸張,家庭不溫暖、朋友隨時會背叛她,
當她被大人的世界背棄後,哪個無奈的無表情特寫之後,小米就變成了小文了。
而小文的下一步呢?是會變成另一個遇人不淑的莉莉?又或是屈服於社會的小文或新新的媽媽?
也或許是那個努力聲張那個很難被伸張的正義的郝律師。
 
 
這部電影除了在說女權的被漠視之外,我還很喜歡他對於權力結構的解讀,
權力者的濫權與永不滿足,他們制定規則然後違反規則,
無止盡的慾望與願望,在犧牲他人的權利而付諸實踐,
尤其最後的結局收尾,小米最後為了那張身分證,決定賣身,
在她猶豫不覺得打扮當中,沒有面部表情特寫,沒有思緒的鋪陳,
只有背景透出的新聞播報聲,說著遭劉會長收買的檢警單位和鑑定專家正在遭受調查,
與小米後來的脫逃,打斷鎖鏈的一些象徵,看似正義好像得到伸張,
但就像那個在著巨大瑪麗蓮夢露的卡車,小米不知道雕像要被載去何方,
騎著車的小米,也沒有人知道她該何去何從,她沒有絕望,卻也沒有希望,
這一段留白,迷人並且動人著!
其實這樣的題材電影很多,但真心的不好拍,文晏很精巧的讓現實與虛構的世界鍵接,
我們看著這些畫面,這些新聞不斷出現,我們關注但卻好像無法去停止著,
 
應該美好單純的嘉年華,是怎樣被染色的?這部電影深沉的說著!
不過整部電影因為題材跟導演手法的關係,確實步調比較緩慢跟沉重一點點,
比較偏向藝文電影的類型,如果想當個文青的很適合,
如果喜歡比較商業電影的捧友可能就要考慮一下下了!
親愛的網誌先生,如果你關心這樣的社會議題,又不排斥比較藝術的電影的話,
這部電影真的相當的精采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