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仟零壹] 一張專輯的故事,關於曲序!

親愛的各位捧有們,今天順利活下來了嗎? 

其實在網路時代,很多音樂創作的規範都被打翻了,

而其實,我一直對於當歌曲變成「隨機播放」這件事一直有一點點哀傷,

我能理解,大家在一張專輯當中有幾首自己特別喜歡的歌曲,

所以會不斷的重播這首歌曲,但當我們對於一張陌生的專輯,

卻因為「隨機播放」這樣的功能,然後大家變得很常進入串流平台,

就直接點了「隨機播放」,然後看似可以很迅速地去把一張專輯快速聽完,

但如果你知道一張專輯,其實排定曲序其實是這一張專輯策劃的靈魂的話,

你真的會對於用隨機播放來聽一張你第一次接觸的專輯的時候覺得有點可惜。

今天會想要寫這樣一篇網誌,原因是因為今天看到BBC NEWS中文有出了一篇新聞:

「Adele說服了Spotify取消所有專輯頁面預設的隨機播放按鈕,

以便歌迷按照歌手設定的順序播放曲目。

她在推特上寫道:「我們精心製作專輯曲目列表排序,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的作品講述故事,而我們的故事應該按照我們的設計來收聽。

感謝Spotify的聆聽。」

Spotify說用戶仍然可以選擇隨機播放曲目,不過專輯頁面不再預設隨機播放的按鈕。」

這一段報導,跟Adele的表態,確實真的為專輯企劃人員打了一劑強心針,

其實一張專輯,從開案開始,到確認專輯主題,開始就是在寫一個故事,

選歌,就是像是把這個故事的重要段落寫好,

而編排曲序,是要把這些故事,有邏輯地讓這個故事被順利的詮釋。

一張好的專輯,除了本身的主題要動人,專輯封面吸睛,創作者跟演唱者的演繹精彩之外,

怎樣的好好的把這張專輯的故事,清楚並且有邏輯地說好,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再聽一張專輯的時候,都會很習慣的先讀歌詞,

然後我就會在讀著歌詞的時候,開始去image這張專輯的故事,

自己在腦海中,每一首歌要表達的故事,串成一本小說一樣,

一張專輯,就像是有著十集或是十一集的連戲劇,

每一個故事,應該都要能銜接得住上一個故事的劇情。

我就拿五月天的專輯,拿過金曲最佳專輯的「自傳」當範例來說明好了,

他的第一首歌曲「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用倒敘的方式開始,

在說著,在最初,「相遇」這一件事情,然後自傳的故事就這樣破題,

接著,在相遇之後,他們一路成名,所以第二首歌就是「成名在望」

但在成名之後,一定會付出些什麼,有些消失的親友,或是不能陪伴在身邊的,

所以「好好」,想把那些不在身邊,但值得紀念的人,寫成一首歌,

除了那些離開、不在的,也有始終都在的「兄弟」,

而功成名就,我們最終會發現,終會老去,終會走到盡頭,

我們會發現,人生,有限,,所以第五首就是那首「人生有限公司」,

而其實自傳的第一個篇章,就到了悟人生為小節,

接著,後來呢?收起回憶,開始現在的生活,開始想著後來的自己應該要怎樣?

「後來的我們」,就是這個承先啟後的第六首歌曲,

依然「頑固」依然任性的做夢,這是五月天的樣子!

然後,在每天活得像是「派對動物」一樣的喜與悲,卻是他們「最好的一天」,

迄今,他們仍像少年,仍在夢想中進行著他們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其實,故事應該就在這裡結束,但卻又了新的篇章,寫著未來!

以為的結束,卻是「終於結束的起點」,

而未來,就像那一道「任意門」,想哪去哪裡,就勇敢地去哪吧!

最後,就在「轉眼」之後,一段留白的「What’s Your Story」 ,

然後,就在最後的寂靜之下,我們在倒敘回,最初最初,

那個在社團裡把妹做夢的,「你說那 C 和弦就是…」,五月天!

其實不只五月天的自傳,是一個以自傳為主題的故事,

絕大多數的專輯,都是有根據他的主題而說著完整故事,

所以曲序真的是專輯企劃人員的心血,所以當人們因串流平台而習慣「隨機播放」的時候,

我真心覺得很可惜呀!因為真的會錯過一個很精彩的故事軸線!

另外,其實主打歌的次序也是有他的故事性的,

但今天篇幅也夠了,我就不多說關於主打了,

(謎之音:你這個傢伙,真的懶到一種極致了!)

不過我可以很好心的補充,第一主打到第十一主打的順序,

派對動物、如果我們不曾相遇、、後來的我們、頑固、好好(想把你寫成一首歌)

後來的我們、成名在望、少年他的奇幻漂流、終於結束的起點、兄弟、 轉眼,

親愛的網誌先生,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這樣的順序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