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零貳拾貳] 燃燒烈愛,年輕世代對於世界的誤解?還是理解?

是的!我來還債了!上周日看的電影心得今天要來寫一寫了,
這一部改編自文青們最常說提到的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穀倉」,
由那個打造出票房奇蹟「屍速列車」的導演李滄東所執導的電影「燃燒烈愛」,
電影名字看起來是一部愛情劇,而小說名一如村上的另人難解的部份,
卻在李滄東的世界觀裡面,看著這個「社會」,也許是誤解,也或許是理解,
但確實真的用一種相當內斂與深沉的手法說著關於現在社會年輕人的憤怒,
還有那種令人喘不過氣的「無力感」!
2018061956302693
故事開始在一個貨運送貨員鍾秀(劉亞仁 飾)在一次午後巧遇了以前同村的女孩海美(姜鍾淑飾),
海美記得這個當初嫌棄過他的男孩,但鍾秀卻忘記了這個女孩,
但就在兩個人在同鄉的話題牽引下,慢慢拉近了距離,甚至鍾秀開始認識這個他其實已經遺忘的朋友,
在他們開始超出友誼界線之後,海美突然說出自己想要去非洲尋找「飢餓者」與「飢渴者」的夢想,
並且把自己唯一的牽掛託付給了鍾秀,然後就踏上了遙遠的非洲之旅。
因為這場旅行,也讓生活完全沒有交集的Ben(史蒂芬元 飾)出現在他們生活當中,
在海美結束旅程回到韓國之後,大方和善的富家子弟Ben有著人們欣羨的一切,
而海美也順理成章的跟Ben好上,但鍾秀卻心中一直覺得不對,
一次海美與Ben的來訪,Ben無意間說出了自己「燒穀倉」的嗜好,
從那天之後,鍾秀開始找不到海美,而唯一的線索就是他送給海美的那隻錶遺留在Ben的家中,
故事就這樣在鍾秀的調查中慢慢展開……
 
這部電影很有趣,他用著村上春樹的外殼放了福克納的魄陪著李滄東的魄,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部電影用了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中的一個故事「燒倉房」,
但電影的內容卻更像福克納的短篇小說「燒馬棚」中對於社會現況不滿的憤怒與宣洩,
但卻多了李滄東對於村上的那種存在主義的理解,那種沒有原因的無所適從,
那種憤怒,卻不知為何憤怒的無從宣洩!
電影並不如一般文藝電影的沉悶感,因為其中懸疑推理的節奏感相當豐富,
而看似簡單的劇情,卻在許多細節中讓人感受到他的劇情豐沛與複雜程度,
那些從看似簡單愛情故事中卻說著著那些現代社會中已經扭曲的價值觀,
帶出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反思,從「啞劇」與「物質與經濟需求的衝突」,
然後那個「去全世界最窮苦的地方只為尋找快樂」的那種藝文矛盾,
帶出來的感觸與悲傷,最後收尾的憤怒與其實仍然滿是迷網的迷,更是讓人深思著!
電影中,導演的幾個長鏡頭堪稱神來之筆,
在海美那一段於夕陽下脫衣的舞蹈,宛如融入整個黃色光輝中消失的畫面充滿情緒張力,
尾聲的火焰與冰雪刺目,像是呼應著暴力與救贖的激動感,
這些巧妙利用自然光影的鏡頭,把故事的魂魄都精煉的起來!
 
電影其實跟村上的小說很不一樣,雖然他一樣把村上小說的特點帶出來,
一個沉默而心事重重的男主,一個謎一般的女主,
幾場讓男主迷惑而難以忘懷的性愛,一個神秘事件的轉折,開始不斷的追尋答案。
導演確實把握了這些元素,所以讓電影真的有了村上的樣子,但卻偷偷的裝入了不一樣的靈魂,
電影將原來三十幾歲的男主角變成了剛畢業的青年,然後用長鏡頭說著那些小說中沒有的角色過往,
把村上刻意留白的人物背景立體化了,他加入了福克納「燒馬棚」中的父子的映射,
巧妙的把現今社會青年面臨的失業、環境景氣低落,但卻無能為力感的無奈放進了故事主幹,
村上的尋找存在的意識當中,多了生存的掙扎,
在似乎是解答的「憤怒」裡卻又收攏在迷惘當中,很村上也很李滄東,但又不是完整的他們的一種感受!
 
接著,說說演員們吧!
說實在的,演員的演出會讓一部藝文電影讓人能不能醒著看完,
而「燃燒烈愛」的演員,真的是非常精彩並且很厲害的演繹著這些角色!
先說說哪個幾乎是新人的女主角姜鍾淑吧!她自然的演出那個被描述成擁有活力且靈動的女子,
大喇喇的個性,感覺是不在乎肉體,只要尋求快樂的那個海美,
卻有種無奈感的悲傷,然後一個其實應該負面感很重的角色,
但又要演出那的那種招人喜歡魅力,其實真的是相當不容易的!
接著是那個被導演說比他更了解Ben的史蒂芬元,
巧妙的演繹出電影中的神秘色彩,電影中像是謎題一樣的存在感,
還有那種看似擁有一切,但是內心卻孤獨空虛的矛盾感受,
被他拿捏得極為巧妙!而最後的結局當中的表情與語氣,
更是開啟了電影中更大的謎團一般,這演出確實讓人驚艷著!
而青龍獎影帝劉亞仁真的沒有甚麼好批評的,
對於事情無能為力,對未來感覺毫無希望的年輕人的「無力的憤怒」,
光用說著都覺得繞口,演出的層次當然更難,
一個看似溫順並且無精打采,同時又要憤怒並且敏感的設定,
在細微上的處理,劉亞仁真的是令人驚豔著!
在角色角色情緒沒有太多起伏下,要把恨與憤怒都藏好的演繹,
跟其實沒有恨與憤怒的那種無所謂當中得微妙差異,真的是細緻到讓人眼睛一亮!
 
最後來聊聊電影心得的部分,我從最好理解跟入手的部分來說說吧!
電影中其實討論了很多社會現象,其中有一個就是「對女性的歧視」,
其實雖然現代社會比起古時候已經有所好轉,但韓國還是有很嚴重的狀況,
電影中明確的說著「沒有為女性打造的王國」,然後在電影中的出現的女性,
從女主角海美、後來出現的Ben的新女伴到男主角的媽媽,
都帶著「賣笑」的負面感,然後在女主角一出現究說著自己的漂亮沒甚麼,是整形來的!
在電影中不斷的描繪著社會傳統框架對與女性的「束縛」,
即使最後男主角發現在自己說出「只有妓女才賣笑」不對時的歉意,
在電影中也沒有一個正式的「道歉」,但是卻在細節設計上,
會發現導演對於女主角的留白與最後其實價值昇華後,拔高了女主角的存在!
因為海美,是整部電影中其實是最乾淨也最好的那個人!這個等到最後聊劇情再說!
 
接著電影談著貧富的差距的問題,最最簡單的就是在角色的設定,
鍾秀與海美都靠著拼命工作而活著的,對比著他們的是那個神祕的Ben,
在劇情當中可以看出海美對於鍾秀的那種欣賞,但最後仍究投入Ben的懷抱,
像是在說著現在社會的年輕人,即使有再多對於未來的嚮往,
又或是多麼嚮往生命的執著與熱誠,最後終究對現實低頭一樣!
另外,電影還利用這種貧富差距的對比,呈現出社會對於年輕族群的不友善,
以及那種來自於這種貧富不均的仇富以及懷抱理想卻無法得志的憤怒,
當鍾秀束手無策,然後最後在烈火與冰雪當中的一絲不掛,就充斥著那樣的無奈與無解!
而電影中還很有趣的坐了一個質疑,Ben的多金有錢,無所事事的奢華生活真的快樂嗎?
電影中Ben常常的呵欠連連,帶出了他對這樣生活的無趣,
甚至他說出了做菜就像是為自己做好供品,然後再吃掉它的那種戰慄感,
為了讓生活有趣,似乎他捨去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一樣,
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他選擇用燒掉溫室來證實,即使最後他也終將被焚燒!
這一段很有趣的又拉回了「村上」尋找存在的價值觀,算是導演的巧思。
兩個男性角色形成了極端的對比,是貧與富也是利益既得者與下位者的對比,
電影中精彩的用一個畫面詮釋這樣的對比,在街頭啃著麵包的鍾秀,仰望著在健身房運動的Ben,
那樣赤裸卻壓抑的憤怒眼神,像是對這個社會不均衡的憤怒!
 
接著聊聊電影中的溫室吧!這個富含寓意的存在,
最簡單的理解究是「溫室就是弱勢者,沒人在乎,被焚毀、被踐踏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從海美所認知的美好生活,那個飢餓者與飢渴者的感動,卻是那些強勢者眼中的笑話,
這些弱勢者不被在乎,只是生活調劑一樣的存在!
(對了電影中的飢渴者跟飢餓者也是一種對比,
他可以是對於物質的高低,也可以是靈魂被滿足的高低,相當有趣的隱喻!)
而溫室被燒毀,除了說著上位者跟下位者的那種殘酷的地位之外,
其實還可以有另一個理解,就是「舒適圈的破壞」,
如果這裡不把被Ben假想為罪犯,而只是一個單純過的很爽的文青,
他也許在跟鍾秀述說的「燒毀廢棄的溫室」不見得是種菜的溫室,
是當他覺得那些生活的舒適圈其時變得不有趣,他會選擇破壞,
而當他破壞著那些舒適圈的時候,才會尋找到自我!
 
說到這邊,開始可以開腦洞了!話說還沒看過的朋友!慎入囉!
--------------我叫分隔線防雷用---------------
 
在結局前的一場戲,Ben對鍾秀說著:「海美呢?不是說海美跟你在一起?」,
自然的表情,像是他真的不知道海美去了哪裡?
這裡來稍為前情提要一下,從Ben與海美去探訪鍾秀時說了:「我喜歡燒溫室紓壓!」開始,
Ben就有著嫌疑犯的色彩,然後海美的失蹤,到鍾秀開始的調查,
那些鍾秀找出來的「線索」,像是錶、疑似鍋爐的貓,
還有海美消時的時間點跟Ben所說的燒溫室的時間是相當相近的!
似乎在這些證據之下,海美的失蹤一定跟Ben有關!
但如果Ben「都是說真話」,那也許從同到尾海美的失蹤都是鍾秀所安排的?
我們合理化著鍾秀可能的殺人動機,因為他覺得海美背叛他,或是他覺得那不是他愛的那個海美,
甚至他憤怒那個決定接受現實的海美,這些都足夠成為他的殺人動機,
然後最後他最憤怒的就是那個「破壞一切美好」的「利益既得者」,
為了能殺掉Ben,所以有了這一切,那些的跟蹤不是「找線索」,
而是觀察並且設計「謀殺」的過程?這是第一種腦洞的開啟!
 
第二個腦洞,根本一切不存在!
這裡拉回一開場鍾秀與海美在餐廳的互動,海美說著自己在學啞劇,
並且說著啞劇的精隨侍在「不能想著這裡有橘子,而是要忘記這裡沒橘子」,
所以「是否存在」便是成為這部電影中的「謎」,
先是「貓」真的存在嗎?一開始鍾秀去餵貓時都沒見著,
然後後來鄰居大媽也說「不可能養貓」,但貓大便?跟那一隻出現在Ben家的貓是那隻鍋爐的嗎?
或是其中只有一個存在呢?這唯一可以證明海美的消屍可能與Ben有關的貓是真的嗎?
然後那間Ben燒掉的溫室存在嗎?鍾秀尋找了在家附近的所有溫室,都沒有被燒毀,
但Ben說了燒掉了在鍾秀家附近並且很近的溫室,但那裡是哪?存在嗎?
接著是那口海美小時候掉下去的「井」,海美的母親跟姐姐說沒有井,
路人大叔也說著沒有井,但鍾秀的母親卻說有,那「井」存在嗎?
其實這個井也同時代表著海美對於鍾秀的愛,鍾秀的執著也是在如果井存在,
就代表海美對於他的愛,存在!
最後,他依靠著母親說著有井的那句話,忘記了大叔與海美家人說「沒有井」的事情,
因此,他演著一齣海美愛他的啞劇!
但,這些貓、行李箱、手錶的線索,卻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所以Ben有殺了海美嗎?這「存在」與「不存在」成了謎。
 
第三個腦洞,故事停在「海美不見了」而已,整個故事就如村上春樹的小說一樣,
只停在了海美的消失,以及鍾秀覺得可能跟Ben有關,
而後續的情節,都是鍾秀寫出了的小說!
其實這個在幾場打手槍的戲似乎可以找到脈絡,最後海美在鍾秀身後幫他打手槍,
似乎就是說著那是他的想像!在那個畫面之後,鍾秀是獨自在床上,身體癱軟著,
不久後就是他在用筆記型電腦打著小說的畫面,
然後後面的鍾秀殺了Ben的橋段?是否又是另一段的想像?
最後Ben與鍾秀碰面時隨口問那句:「海美呢?不是說海美跟你在一起?要一起來碰面?」
確實成為了一個讓整部電影繼續陷入謎團的重點,也讓電影便的然有興味!
但不管答案是最簡單得Ben殺了海美,或是上面說的所有腦洞,
最後鍾秀用父親收藏的小刀,刺向Ben並且在大雪中把沾染到些寫的衣物完全脫去一起燒毀,
那個顫抖除了是寒冷之外,更是一種憤怒!
是鍾秀對於Ben他面前嘲弄著不管是海美,後來的女孩,又或是鍾秀自己這個下層掙扎者,
他發出的一個怒吼,「原來我的掙扎、拚死的生存,尋找存在意義的努力,在你們眼裡都是個笑話! 」
但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存在嗎?
當鍾秀宛如新生兒般的赤裸裸的走在雪地中,他理解了嗎?
他之後會變成怎樣的人?一個殺人犯?一個懺悔者?又或是繼續的庸庸碌碌呢?
 
------------------分隔暴雷線結束---------------------
 
其實電影最後收尾收回在村上春樹的價值觀當中,一個開放的結局,
可以賦予很多的意義去解釋跟想像,讓觀眾自己去體會著這些深刻的意涵,
從鍾秀的角度去看那些「無可奈何的憤怒」然後努力找尋自我存在的掙扎,
從Ben的角度去體會擁有所有但卻失去自我存在的哀傷,
電影中Ben提醒著鍾秀也提醒著我們,「因為太近,所以看不清」,
我們是否都因為太近而忘記了生活該怎樣,看不清自己真實想要的!
其實我真的很喜歡海美這個角色,她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一切,
她要無憂無慮的生活,要去非洲冒險,她想享受性、享受愛,她追逐著,
所以我再開一個小小的腦洞!也許這是最美的腦洞吧!
海美如果真的只是因為理解鍾秀其實不是像她想像中的美好,她也享受完Ben帶來的虛華生活,
所以她決定了一場拋下一切的旅行,重新開始的人生,也許,這就是海美消失的原因吧!
燃燒烈愛用各種角度詮釋現代青年的生活與價值觀,
從對於生命、生存到對於愛與自我的迷失、茫然、困惑以及孤獨,
他沒有給出解答,留待觀眾自我去想像與定義,其實是相當有餘韻的電影!
如果你喜歡文藝電影,又或是喜歡開開腦洞,
這一部電影真的很適合去文青一下!
親愛的網誌先生,有時間去假假文青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