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仟零陸拾叁] 規模化的產業?韓國與台灣的流行音樂?

親愛的捧友們,今天順利活下來了嗎? 

話說今天網誌的標題很看看來相當嚴肅,其實是因為今天剛好有學生來訪談我,

然後又很巧得我看得幾年前的今天,奇葩大會有一個參加者,

剛好聊了「主流媒體的音樂美感的問題」,那時候好像有稍微討論了,

主流音樂跟獨立音樂的一些內容,然後嫌棄了一下單純選邊站的概念,

確實,對於很多獨立音樂人而言,有些主流音樂真的沒有質量,

但是對於音樂的舒適領域是每個人的認知,

所以主流音樂確實可以獲得更多的大眾喜歡這件事也不是虛幻的,

而一昧的追求曲高和寡,也許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音樂該要去定義成藝術還是商品?就讓受眾去感受吧!

不過今天沒有要大聊所謂的主流或是獨立,而是想要聊聊音樂產業這件事,

也就是所謂的韓語流行音樂產業跟華語流行音樂產業,

我用語言來去分別,一部份是真的我不覺得韓國跟台灣現在是同一個量級的,

也許在二十年前,是可以稍微較量的,但現在真的很難放在一個量級比較,

不過我到時候會花一點點來聊聊華語流行音樂產業之間的狀態。

其實今天學生在問的時候,我就有說韓國的音樂產業現在已經規模化了,

從當初2005年開始讓挪威Dsign Music開始進行編曲之後,

他們開始就走向了一種大量產出「固定品質」產品的模式,

不是說他們的音樂不好,而是你逐漸會發現,是同樣類型的音樂,

然後在細節上的調整,但整體來說就是出來的作品,不差,

但幾乎都是同樣手法、風格、概念,確實可以有非常穩定的量的產出,

也針對歐美市場有很大的接受度,也造就了現在他們隨便都會有破億歌曲出現,

不過這種80分以上的作品,其實要搭配他們很強大的行銷與經紀,

在他們堅實的演藝產業化模組下,搭配操作的規模經濟!

而相較於華語市場,其實跟早期的日本市場很類似,

都是由「個人」或「個體」特色很鮮明的「獨立創作者」為基礎,

像當初從角頭音樂發行第一張創作專輯「愛國歌曲」得五月天,

又或是在阿爾發蹲點多年,才發行個人同名專輯的「周杰倫」,

以及那時候的文青創作女神「陳綺貞」,到後來以環台巡演知名的「盧廣仲」,

還有許多因為個人特色非常鮮明的歌者,其實都是因為「個體」產生的浪潮,

在華語音樂當中,鮮少能以工廠的方式量化一個模組,

產生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與歌手,即使透過選秀節目,

往往都只是產生出有實力的人,但不見得就能成就一個流行浪潮,

這其實也可以看到後來就算中國也開始選秀,依然會發現,

在華語音樂市場當中,似乎「工廠」好像沒有,而這種規模化的方式,

似乎不太被「消費者」買單,這確實是這兩個語系很不同的氛圍。

而其實中國目前有想要走KPOP的模式,

有不少歌手開始跟韓國或是Dsign Music合作,

想利用「北歐人作曲、韓國人寫詞、美國人和日本人編舞」的模式修正,

變成「北歐人作曲、中國人寫詞、美國人和日本人編舞」打造自己的音樂工業,

不過目前看起來可能又沒有抖音神曲來的市場成長迅速,

這也是在華語音樂中,其實可以發現,跟國家文化不太一樣的部分,

在華語音樂,如何更貼近觀眾的感受,似乎變得更重要,

其實這幾年台灣一些紅遍半片天的歌曲,極大多數都是因為影視劇,

不管是電影主題曲,像是「月老」的「如果可以」,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又或是「想見你」的插曲與片尾,

而這樣因為影視劇而紅的歌曲,其實在五六年前就很多了,

都是靠著「劇」紅了,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故事給了觀眾共感,

所以大家開始對於這些歌曲感受更多,這也是這也是這些年華語音樂的軸心。

而剛剛說到的,韓國擅長用80分的作品,搭上幾乎滿分的演出者跟行銷手法,

來創造令人驚嘆的市場跟價值,這一個模式在華語音樂又不太一樣,

華語音樂,其實似乎成功的模式都是很傑出的作品或是演出者在行銷手法推動,

才能有很棒的市場價值出現,也因此好像華語音樂一直沒辦法量產的原因,

兩個不同體質的音樂市場,一個是演出者跟行銷能力更為重要,

一個其實更重視音樂質量是否能給予受眾共感,

這也許也是韓國的音樂產業規模化在台灣或是中國大陸看起來不算成功的原因,

當然也有可能在台灣是因為「資金」跟「資源」的不足,

沒有那種能從小培養的「訓練機制」,這也跟在台灣的教育機制有關拉!

就是在華人社會,雖然不至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但確實,從小去受演藝人訓練,還是被認為不是一個好的模式,

這也會造成我們在規模化的時候,缺少人才的部分!

好啦,今天就只是稍微的回顧一下我今天受訪聊到的幾個點,

親愛的網誌先生,你不覺得今天的內容乍看之下很有料嗎?

以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