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柒佰陸拾肆] 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電影的世界裡撇見這一個生病的社會

週五看的三部電影,我今天要跟大家聊心得的是這一部,
「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是翻拍我之前錯過的韓國電影「殺人告白」的作品,
為了認真的當一個好心得分享,所以我相當乖巧的稍微快速的掃了舊作之後才開始寫這一篇心得,
是說看完之後真的覺得韓國人跟日本人在處理議題上真的手法差蠻多的!
一個直接簡單明瞭用最可能的誇張來詮釋情緒,一個善用鋪陳習慣用大量伏筆來悶燒一個故事,
最後帶來的效果很不一樣,但都還不賴呀!
A2vtR5xHqOYcWYCRZx3c-1417x2018
電影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犯下連續殺人案的犯人在訴訟有效期截止日到以後始終逍遙法外,
在截止日時一名受害者家屬小野寺拓巳(野村周平 飾)跳樓輕生,
而負責該案件的刑警牧村航(伊藤英明 飾)更是耿耿於懷。
兩年後,一個自稱是兇手的曾根崎雅人(藤原龍也 飾)出版了自傳書「我是殺人犯」,
還在媒體上侃侃而談,甚至到被害者家屬面前做出像是示威的「道歉」,
誇張的行為卻吸引大批粉絲朝聖,成為罪犯偶像一般,
然而自傳書中雖然鉅細靡遺地說著殺人過程,卻仍充斥著疑點,
知名的轉職主播的戰地記者仙堂俊雄(仲村亨 飾)抱著不知道為何目的的決心,展開調查與訪問,
而二十二年前的殺人真相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部電影的結構很典型的日本電影,鋪陳敘述的部分極長,
相較於韓國版本張揚的氣氛讓人在觀看過程中漸漸感到不寒而慄不同,
他用了大量的故事於情節鋪陳,很小心去完善每一個故事邏輯,
韓版的懸疑成分很重,但日版的多了更多的「解謎」的刑偵感受!
這兩個版本我不會說誰比較優秀,他們各自用了不同的架構說了同一個故事,
韓版用誇張的寫實感這樣矛盾的手法,把人心的病態跟黑暗詮釋,在娛樂性跟記憶點深刻很多,
但段與段的連結說實在是不順!跳躍感過多到其實有時候會影響觀影。
而日版的則是很平順,平順的跟著電影解謎樣,沒有那樣的懸疑帶來的娛樂感,
所以在張力上就真的比較單調一點點,要到電影後半段才比較有張力跟高潮。
算是很令人訝異的是,劇情大同小異的電影,卻有兩種很不樣的風格呀!
然後,跟日版的聲光效果娛樂性真的差韓版很多沒有什麼動作戲,
就是一部文戲多過於武戲許多的電影,不過導演渲染氣氛的能力很強,
從一開始曾根崎雅人的記者會,用蒙太奇手法來說作案手法的情緒壓抑感做的很時,
然後鏡頭用的很寫實,字幕、影像設計都會讓人覺得在看新聞一樣,
我個人很喜歡裡面把重心放在媒體、社會大眾的謬誤上面的設定,
對於帥氣的殺人犯詭異卻有可能在真實世界上出現的吹捧與喜愛,這一個設定很有趣,
現代人的盲目崇拜就是這樣一種可笑的氛圍,
然後在幾乎沒有動作戲的狀況下,還營造出驚悚的氣氛這點真的很厲害!
在劇情上,我必須說日版的比韓版的精彩一點,一樣是社會黑暗面,
但人設的實感還有故事的詮釋日版真的比韓版多了很多那種沉重的氛圍,
不過在整部電影的節奏感跟娛樂效果,韓版真的強上許多!
接著我很喜歡這一部電影的配樂,在情緒高潮點還是有比較旋律性強的音效,
但幾乎整部電影都在利用電子儀器的聲音來撐住背景,
低頻的噪音感帶來的沉重壓抑情緒,恰到好處的把現代社會的那種壓迫跟不安詮釋出來,
而懷舊風格的片頭開場,錄影帶質感的仿紀錄片風格、混以真實災害新聞畫面,
電影中利用大量的影像風格把整個22年的敘事時間的奠定跳躍的邏輯性很厲害!
最後一段的影像設計很經典,螢幕與現實的重疊感,背景與角色的互相呼應,必須說很巧妙,
但在群情上非常不合理跟沒有邏輯,這真的是我覺得這部片最大的敗筆,
不管是「犯人」跟「警察」的對峙的時候,明明警察對於受傷並且手無寸鐵的犯人可以簡單肉搏結束,
但警察還是一直舉槍原地不動這一點很弔詭?
另外,兩個超級奇怪攝影組成員,完全不懂他們到底是膽子大還是小,
這一段讓這部電影確實有一點點失色!
但最後結尾的壓秒解套先給了正面情緒後,
又用片尾跟彩蛋拉回黑色的故事氛圍的手法再度拉回分數,
至少讓電影不會成為爛尾呀!
不過「第 22 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確實是水準優秀的作品,
而這樣議題與敘事並重的電影是觀影人樂見的吧!
 
然後說說演員們,我說藤原龍也到底演過幾次看起來很心理變態的角色,
從大逃殺到死亡筆記本,他接的戲角色也都太不正常了吧!
不過他真的很能詮釋在奇特跟極端的故事裡看起來冷靜沉著,心裡卻波濤洶湧的角色,
然後在正義道德邊緣遊走,藏著陰暗與憤怒情緒的宣洩,
其實他很能撐起來這種性格背景複雜的角色。
然後伊藤英明不知道是我看日劇看太多還是因為總看到他是這種形象,
鐵血警察真的非常適合他,然後在同時是警察又是受害人家屬的他,
在情緒處理的內心戲上真的非常精彩!
接著是這部電影中很關鍵的仲村亨,我很喜歡他演出那種很有故事感的角色呀!
一出場就讓人覺得這個人有戲,但又不是很確定他有戲在哪裡,
後來跟著線索鋪陳的時候,大概可以猜到他的身分,但是其他相關的動機原因真的有點難猜到!
他的人格跟精神狀態的揣摩我覺得很精采,
這三個演員確實就幾乎能撐起一台戲了,三個人都是戲劇張力很強大的傢伙!
 
日版的不像是韓版的警匪跟懸疑的戲分那麼重,然後解謎的部分更有趣了一點,
韓版的故事只到透過計中計的手段,釣出幕後主謀,
而整個從一開始佈下的局,到了仙堂俊雄的訪談之後才被破解,
但日版的很有趣是在訪談戲之後還有第二次的轉折,
在很巧妙的誤導之下,當觀眾以為要往某個方向發展劇情的時候,給了一個新轉折,
但也並非顛覆掉前面的故事,其實在劇情中細節都有很巧妙的設計著,
劇情的翻轉給了電影更多的意外衝突感,也確實補足了電影在娛樂張力不足的部分,
基本上敘事的邏輯清晰流暢,解謎過程不難,
只是這兩個小時真的要讓膀胱堅強一點點,因為如果錯過五分鐘可能回來會少了很多資訊去解謎呀!
 
接著要出現防雷了,
------天乾物燥 小心有雷------
 
其實電影裡面藤原龍也飾演的角色身分很特別,是演一個在演自己是兇手的被害者,
所以真的是很有層次的演出!不過他的角色一出場就質疑了法律、警察、媒體,
說實在的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故事的設定呀!
然後劇情說著,一個過了法律追溯期的殺人兇手,
利用網路媒介、利用法律漏洞,操弄輿論與媒體,把警察玩弄在股掌之間,
電影中很漂亮的解西網路帶起的盲從現象,還有法律死板的無能為力,
而亂象的源頭,或是可以說是大環境的共業卻是媒體,
沒有確實查證,只利用聳動淺薄的內容的「媒體怪獸」,
是可以用筆、網路、文字、影像殺人的!這確實是最可怕的殺人團夥呀!
然後法律到底能保護些什麼?只是道德上的安慰?還是真的可以讓人不被傷害呢?
 
日本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事件,一個連續殺人的少年在少年感化後出了一本「絕歌」,
詳述自己在他犯下「酒鬼薔薇聖斗事件」的過程與悔改,
確實有法律給他懲戒,但同時也給了他保護,這本自傳也許是他的懺悔,
但對於受害者是否又是傷害?是否又被拖出來鞭屍一遍?
而真的悔改了嗎?還是指是為了大賺一筆呢?
出版社是為了真相的還原?還是指是因為需要賺錢呢?
這一個個的道德質問在電影中不斷的被表述出來,
媒體身為第四權到底能不能完成那個法律辦不到正義?或是其實這些媒體指是另一種腐敗S呢?
電影中給出了很棒的批判與質疑,
人們反智從眾的病態,還有那些大量閃過的社群網路畫面中的那些民粹,那些鍵盤黨,
都是促成暢銷書變成兇器的兇手們!
因為不斷的讓這些「暴行」曝光,卻沒有做到任何「查證」或是「解決」,
炒作的是那些被害者不願再重新體驗的記憶,立體化的是那些加害者,而受害者被逼到角落,
這就是現今的媒體無良的現實!
剛剛說的絕歌這本兇手寫的書賣的比受害者遺族所寫的書好,真的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然後電影中有一段,因為長得帥所以大家忽略殺人犯所做得事是多麼惡劣,
看起來真的很可笑,但確實在這個世界發生著!
也許沒有真的那麼誇張到殺了幾個人,也能成為「英雄」的狂熱,
但確實在炒作之下,真的有罪犯因為長的好出獄就上了世界的時裝伸展台
受到各大設計師追捧,成為爆紅的名模的!
也有性侵犯後來在獄中跟律師結婚,現在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
不是說更生人不能有新的人生,而是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思索,
真心悔改到底是怎樣的狀態?然後受害者家屬到底該怎樣面對?
電影裡面大量的討論這樣的議題,然後在電影中把看似透過媒體追查真相的主持人仙道推出來,
當媒體成為掩蓋犯罪事實的工具,真相到底是什麼?
最後電影結局很諷刺的出現了真兇的回憶錄,似乎在嘲諷著法律又能怎樣?
但最後遺族的刺殺,然這部黑色的電影沉重卻又好像被暴力慰藉了,
必須說在故事的鋪陳與拿捏上!日版的導演讓自己很有風格的詮釋了!
電影驚悚氣氛豐富,演員很有戲劇張力,
原來就很優秀的劇本下拍出另一種寫實與黑暗,
網誌先生,這確實是一部不值得一看日本偵探懸疑電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