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陸佰柒拾陸] 無聲,這裡沒有壞人但也沒有好人,只是社會病了!

親愛的各位捧友們,今天順利活下來了嗎? 

今天要來跟大家說一部上一周上映的電影,一部看完之後我花了兩三天沉澱的電影!

來自於柯貞年導演的作品,根據真實事件,2009年到2011年台南啟聰學校的案件,

從一個女學生的性侵案開始,燒起了一百多件的案件,

雖然這些年台灣有很多在探討學生黑暗面與霸凌的電影,

像是九把刀的「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張榮吉導演的「共犯」,

前些日子的「哈囉少女」、「破處」,都是從青少年的黑暗面探討,

但深入挖掘議題像是韓國的「熔爐」、日本的「告白」這樣的電影卻少見,

而「無聲」,也許就將成為華語電影史上,那撼動人心的一頁吧!

今天就來聊聊這一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電影「無聲」!

失聰少年張誠(劉子銓 飾)從聽人學校轉到了啟聰學校,

一次飽受歧視的竊案當中,他遇見了那個感覺很值得信賴的王大軍老師(劉冠廷 飾),

然後在大軍老師的陪伴之下,來到了這一個「讓他不會感覺自己不一樣」的世界,

而這一個聾人的世界,卻沒有比聽人的世界寧靜著,

在上下學接駁宿舍到學校的校車上,在最後一排的「遊戲」,

讓他才剛融入新生活得開心情緒,瞬間變奏成了滿是恐懼的命運交響曲般!

那個讓他頗有好感的女孩貝貝(陳姸霏 飾)無力的遍體麟傷,

而那個不可一世看似十足的加害者的學長小光(金玄彬 飾)宛如魔鬼般的狂妄,

那些看似天真無害的同學們,那些看起來單純「一起玩」,

張誠倒底應該加入遊戲的行列?還是成為那一個吹哨的人?

當真相開始慢慢被揭露的時候,倒底誰是加害者?誰又是被害者?

無法發聲的痛苦與吶喊,那些矛盾糾結的困惑與不安,在校園中「無聲」卻殘酷著!

其實認真說,我之前沒有FOLLOW很仔細當初台南啟聰學校的案子,

雖然因為家裡有一個輔導老師,所以之前就有聽過這個事件,但確實沒有太理解著,

也很驚訝,這樣的議題會被呈現在電影上,必須說柯貞年導演真的相當的勇敢,

並且,他用了非常不好掌握「尺度」的「第一人稱」角度切入,

這樣的議題很富有爭議「現實改編」的電影,用第一人稱去看很容易變得過於主觀,

又或是很不小心的扭曲了當事人的價值認知或是事實,

尤其當主角是身障人士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有政治不正確的錯誤理解部分!

但確實,用第一人稱當視角,更能讓人進入當下的環境,情緒渲染也會更明確,

也可以讓觀眾更加感同身受,而柯貞年對於說故事的仔細把這個故事說得很動人!

另外一個是我超級驚豔的是音樂執導,也就是整部電影配樂的盧律銘,

在這一部電影當中因為基本上對白很少,所以所有的「聲音演出」都依靠著音樂,

而在觀看電影的時候,也就隨時跟著音樂有著情緒的起伏!真是非常令人動心的音樂編排!

接著,幾個演員真的是嚇死人,

其實不是主角的劉冠廷,演繹著整部電影最正能量的王大軍老師,

那個滿滿教育熱誠,想要保護學生,但不斷的在教育現場上被衝擊的角色,

誰會想到那個是當初「陽光普照」那個令人心中發寒的菜頭!

又是在那個傻的可愛,慢的迷人的在消失的情人節的司機阿泰,

這一個讓人難忘的「好老師」,不管是對校長質疑的憤怒,

到面對個案學生崩潰卻無能為力的悲傷感,都很令人印象深刻著!

而貴媚姐的校長,也許很多人對這個角色很有意見,

但我其實很喜歡貴媚姐詮釋的方式,這個校長的無奈讓這個角色沒有那麼壞,

雖然在真實事件中的校長很令人髮指,但貴媚姐的校長,

卻很真實呈現了,在教育現場中,有很多因為環境的莫可奈何!這點等等可以討論!

然後三個新演員的角色非常驚人!不管是入圍的金玄彬跟陳姸霏,

還有我覺得算是遺珠的劉子銓,就像他受訪說的他其實不是在演一個聽覺障礙的學生,

而是在學習一個聽覺障礙的人,應該會怎樣生活!

他詮釋出來的張誠,從單純到後來被衝擊,情緒複雜的變化,

從誤入叢林的小綿羊,到被霸凌者,到保護者,然後成為「一起玩」的夥伴的燦笑,

雖然沒有黑化那一快的演出,但其實在整個情緒的轉化相當自然且動人!

而陳姸霏真的是新人很強勢的入圍者,從一開始出現的開朗少女,

到被霸凌、侵犯後傷痛,但還是試圖的想要活著,

而那些無助、痛苦與掙扎,接著想要堅強扛下的種種情緒,

演繹的讓人心疼與不忍,而那真實發生的故事,更是讓人心慌並刺痛著!

但整部戲真的最讓我驚豔的是那個韓國男孩,金玄彬,

從霸凌者的不可一世,到那宛如瘋魔的不可理喻,然後故事慢慢被層層剝開後,

那個被霸凌的樣子,還有創傷羈絆(Traumatic Bonding )的Stockholm syndrome,

都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演出,天台上的那一場跟劉冠廷的對戲的餘韻真的後座力十足!

幾個演員真的不靠什麼台詞就讓電影的情緒滿到讓人無法下戲呀!

這一部電影,其實有太多可以聊的!

比較沒有那麼沉重的像是這個社會對於「身障者」的歧視,與種種關於刻板印象!

對!這兩個議題在電影中已經是「比較沒有那樣沉重」的部分了,

在電影一開始的「比起警察,我更相信聾人。」,

說著警察對於年輕孩子的刻板印象,雖然某個意義也是在諷刺軍公教的陳腐,

然後,後面電影院的戲,更是點出了這個社會對於「身障者」的不了解與不友善,

也帶出來了貝貝這個角色的「比起聽不見,我更害怕外面的世界。」!

而這些來自於社會的「不友善」,許多弱勢者只好忍耐,只因為怕有更大的傷害!

貝貝這個角色的台詞一句比一句紮心,從「你跟他們一起欺負我就沒事了。」,

到「你如果說出去就會被他們討厭,就不會有人跟你玩了。」,

群體,營造出詭異並且富有傷害性的氛圍,但人們卻認為那是對的,並且只能跟隨,

這樣的「價值」意識真的充斥著現在這個社會當中!

至於自我認同的部分,這個基本上只要是青少年議題的電影,好像都避不開的議題,

電影中那一句:「我值得活在這世界上嗎?」,

不管是貝貝、張誠,以及小光,甚至對於看著電影的我們,

也許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但關於自我反思的存在價值在電影當中比較沒有那樣種的比重!

然後,我想聊聊的除了社會環境造成的群體霸凌,

還有那些「一起玩」、「他們只是在玩」、「他們沒有惡意」、「小光是個好學生」,

這些「先入為主」的「以為」,在我們生活中太常出現,

我們似乎因為想要把「問題」變的不那樣困難,所以常常在用一些奇怪的「認知」當理由,

然後,那些「錯誤」和「問題」好像就不重要了!

但,往往就是這些問題跟錯誤,成為了那個傷害無法適當制止的原因,

尤其在教育上面,我們常常都會因為這樣忽視小問題,而造成了大傷害!

所以接著我想要聊一個,也許有點逆風的部分!

我理解也認可真實事件中老師與校長的那些行為與處理方式必須「譴責」,

但是看到電影當中,看到老師對於學生求救,

回應出:「老師幫你,那誰幫老師?」以及校長說了「我做了很多,我還能怎樣」,

確實,以道德認知來講,這些話會點燃人,

但如果我們認真的來看看教育現場,想想這個社會是不是真的對這些現場人員非常不友好?

為什麼老師會說,誰來幫老師?當事情發生之後,

如果一個老師非常的勇敢去處理,家長?校方?又會怎樣對待著第一線的老師?

以電影中小光的案例,我處理了小光對貝貝的行為,家長跑來說小光也是被害者,

然後我要繼續處理小光部分,總共128起的案例,我們第一線的輔導跟特教人員又有多少?

而熱誠就應該讓這些老師們燃燒所有的生活跟生命?

許多的團體確實都在關注很多議題,但除了「批判」與「抗議」,更實質協助方式呢?

然後,也許很多人都會批判校長,

真實事件當中的校長吃案還有想要息事寧人然後推卸責任的那些現實案例先不討論,

我其實對於貴媚姐的校長角色很喜歡,導演沒有特別去黑化這個角色,

我喜歡他沒有那樣壞的設定,確實這個校長可以做更多,

除了修監視器,弄走那個色狼老師之外,他當然可以做更多,

他當然很應該對128個受傷害的孩子負責,但同時他確實也得對學校負責,

王大軍老師質問著校長:「是學生重要?還是學校重要?」,

從貴媚姐的校長口中,其實可以發現,他並不是自私的人,

他有升遷的機會,他沒有去,他即使遇到背景很厚的「狼師」他也手段用盡的趕走了,

他也許做的沒有社會期待的多,但並不代表他沒有做事,

維持一所學校的營運其實在教育現場當中也是相當累的事情,

確實看起來校長為了學校漠視了128個孩子的傷害,但是如果因為這些事件,

政府給學校的補助款被裁撤,因為學校「曾經有狼師」所以招生不利的現實狀態,

當學校無法營運的時候,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這裡,我非常喜歡貴媚姐演出校長的無力感,也想要從這個很偏的角度切入,

其實對於第一線的教育現場人員,我們也許需要多一點支持給他們!

「沒有照顧好孩子,是我們的錯。」這個錯不只是教育者,

還是同時在社會上,沒有給予關注與幫助的我們!

最後,來說說這部電影對於「惡」的詮釋吧!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沒有去放大「惡」的絕對,也沒有試圖用「消滅惡」來療育觀眾,

不管是那個可以說成所有惡的源頭的關鍵翁老師,被輕輕地帶過,

電影沒有聚焦在「嚴懲」加害者,而是更仔細的去探討著這些被害者,

其實這也是我所知道在教育現場當中更重要的事,

對於加害者,就讓社會跟法律去判決他們,但好好的對待被害者真的很重要!

在大軍老師跟小光的天台上對話,

那個無聲的「你是不是喜歡翁老師?」與「我不要喜歡他,我要恨他!」,

讓人突然想起了林奕含,創傷羈絆的斯德哥爾摩徵候群,

對於小光這樣的一個孩子來說,他怎麼會知道?又怎麼會理解?

而那些自我懷疑,跟想要用「遊戲」來自我說服的過程,

其實這就是這部電影當中,很值得拿出來討論的,

「加害者懲罰之外,被害者的療癒更不應該被忽視」,

如果,在小光事件出現,那時候強制退休了狼師之後,好好的跟受害者進行治療,

那一連串的霸凌行為是不是會減少一大半?

同時,電影最後收尾的男孩,更是再次印證這件事,

當我們覺得處理完加害者後就大快人心的完事,其實並沒有把問題處理完,

受害者的悲哀沒有完善,這個傷口就會潰爛著!不會結束!

這是一部會讓人喘不過氣的電影,那樣真實但卻讓人無能為力的感受相當的紮心,

過程中,你會對於那些「惡」深惡而痛絕,

但當故事慢慢推進,你又無法忍心指責那些,因為在那些「惡」之後,他們如此可憐。

雖然,錯了就是錯了,但那一環扣著一環,最後卻是體制上的問題,

當清楚知道教育現場中的無奈的時候,也許無法同理校長,

卻也理解著,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無力感,都有他的因素,也因此讓人壓抑得無法言意著!

「無聲」,是的,我們都不是壞人,但我們卻做了什麼?又能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

而最後的收尾相當精彩,永遠不要陶醉在「惡有惡報」的快感,不是「一起玩」就好了,

而是那些還沒有被處理完的傷口,會不會惡化著。

是一部情緒重到極致的電影,議題的深刻,對於「教育現場」滿滿的無奈!

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關心教育的人們,都應該看看的一部電影呀!

親愛的網誌先生,不要『一起玩』,但『一起去看電影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