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貳佰貳拾伍] 無主之作,那些真實的不真實,學會聆聽不和諧音的美麗

黑!今天又要來跟吉拿棒效法一下,

順便來繼續聊聊最近在台灣上映的另一部入圍奧斯卡的好電影,

(謎之音:簡單來說就是打算繼續蹭熱度就是了!但這熱度都要退拉!)

今天要來聊一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不是「大象席地而坐」,

而是一部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雖然後來被更強勢的羅馬搶走風頭,

但卻是非常難的有趣不煩悶的長片電影,「無主之作」!

這部由Florian Henckel-Donnersmarck這位曾經以竊聽風暴入圍奧斯卡的導演,

在多年之後的大作,講述著那個許多人避之不及的「德國歷史」,

他從藝術的角度說著那個年代三個時期的「轉型正義」,

並且探討了「自由」、「真實」與「美麗」這三個巨大而迷人的議題。

故事從一個德國小男孩( Cai Cohrs 飾 )為主視角而展開,

從他世界所看到的哪場展覽開始,那時候在他的心裡,

他那個嚮往心靈自由的阿姨伊莉莎白 (Saskia Rosendahl 飾),

是比起希特勒更偉大的存在,但思想與保守政府不同的她,

被認為有著「精神」上的疾病,而被拘禁於思想改造精神治療所。

甚至在納粹那個偏激為了追求民族基因完美,有著不人道「絕育」的規定,

因醫療資源不足遭主治醫師 (Sebastian Koch 飾) 處決嚴判。

這個視她為偶像的小外甥打擊甚深,直到納粹政權結束,

小男孩成為了年經的藝術家 Kurt Barnert (Tom Schilling 飾) ,

歷經失去家人,以及納粹政權的傷害下,他還是因為他驚人的才華,

依然還是進入了東德的藝術學院,並且認識他生命摯愛的Ellie (Paula Beer 飾),

但沒有想到 Ellie之父就是當初的 Professor Carl Seaband ,

在岳父的打壓,與東德對於藝術的不自由下,他終於與 Ellie 逃到西德求學,

而在他的創作路上,那些映照著自身命運的畫作,

慢慢述說了整個世代的破壞創傷,與他靈魂上深刻的糾葛。

這一步來自於被台灣說是德國李安的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在2006年先是以一部驚豔四座的竊聽風暴開始,

先從一個東德探員的監聽劇作家的故事,那種利用「刑偵感」秒會的真摯情感,

到2010年的色遇,從驚悚氛圍中說著雋永的愛情故事,

調性不同的電影,卻有依然有著溫度與他細緻的敘事方式,

而這一部德文片名Werk ohne Autor的無主之作,休息將近九年之後的新作,

是以那一位視覺藝術大師Gerhard Richter生平當作題材,

然後從1937年到1966年的德國歷史當作背景,訴說著在那將近三十年間,

歷經三個時代的歷史與政治變動帶來的變化,

電影除了主題是藝術之外,整部電影都非常的藝術,

也是用著大量藝術片用的方式來拍攝,許多裸露與做愛的場景,

用那些情慾的方式呈現的文藝氣息的畫面,確實似乎已經成為當代藝文片的套路,

雖然,作為被參考的Richter聲稱這部電影是扭曲事實的,

但是故事依然是動人的,片長相當長,三個小時的片長,卻還能維持他的精彩,

雖然細節描繪算是瑣碎,但故事卻沒有沈悶冗長到讓人昏昏欲睡,

(這比起同是藝文電影的梵谷來說,真的是容易入口多了!)

整部電影除了敘事跟描繪的議題很漂亮,

並且巧妙的讓「自由」、「真實」與「藝術」貫穿了整部電影,

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聊一聊他那個很經典的前後呼應造成的有趣議題閉環。

而電影中另一個令人驚豔的是「畫面」的精緻,Caleb Deschanel取景很強大,

巧妙的把角色的心態用畫面呈現,各種宛如藝術作品的光影與畫面,

像是一幕Kurt作畫,鏡頭遠照出建築物的大窗戶,再從小窗切入他的作畫身影,

然後從隨風的視角轉入了畫室內三幅畫作,整個畫面的層次感非常的精彩,

讓人絕對能理解他入圍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原因呀!

電影當中的幾位演員其實都非常精彩,先不說童星Cai Cohrs可愛跟自然呈現,

電影前三分之一的Saskia Rosendahl 演出的Elisabeth,

從青春美麗到有一些得歇斯底里的瘋狂,到那種被害者的無助,

低調但卻真摯地表達出那個時代女性備受壓迫,以及在納粹統治下的傷痛與哀戚。

而後半部分的女主人翁Ellie由Paula Beer演出,從容貌美艷令人欣羨的附加女孩,

到後來受到自己的父親壓迫,卻無力只能順從的狀態,

呼應著前面Elisabeth的無奈,也更是深化了那個時代女性的無力感與社會不友善,

演出成年的Kurt 的Tom Schilling,幾乎完美地呈現了那個傑出的藝術家,

他有著藝術家複雜的一切情緒,他從不懂這個世界的迷茫,

到壓抑著的家人離世的哀傷,到後來畫著自己不喜歡風格的繪畫而鬱悶,

而他的藝術家的驕傲與執著也相當完整呈現,

那些藝術家的心境壓抑及掙扎突破,真的是相當的可圈可點。

另外也很令人記憶深刻的是,Ellie的父親Professor Carl Seeband,

身為逃過一劫的納粹黨羽,Sebastian Koch詮譯出那個看似待人處事循規蹈矩,

但卻自私並且相缺乏人性,那些待己甚寬與臨陣脫逃的令人不齒的演繹,

確實是讓人相當髮指角色是如此深入人心。

接著講講這部電影的結構吧!電影當中的背景是二戰時期的德國,

說著二戰的納粹的「最終方案」、東西德的歷史、極權的共產社會主義,

然後還有說著藝術與創作的理念,確實議題相當廣泛,

在有些議題上面確實是只有輕輕帶過而已,不夠深入的確實有些可惜,

像是裡面提到的納粹的「種族優勢」的那些泯滅人性的爭議事件,

到草草帶過的東西德共產極權與民主的抗衡,都其實還有著墨之處,

不過確實再多說下去這部電影就真的會過於冗長而失去光彩了!

結構上面,從Kurt Barnert的人生進程來切分,

幼童時期姨甥之間的情感,也說著那個思想自由奔放的Elisabeth如何影響著他,

然後是與Ellie的相戀跟相識,讓他從陰鬱沈悶的人生,變得活潑明亮,

接著是在柏林圍牆建造前到達他們夫妻到西德展開新生活,

遇見了「自由」的意識之後,他先是自在的飛舞,但卻遇到瓶頸,

一直到第四段的開始慢慢的突破人生與創作困境,

其實結構是很完整並且傳統的起承轉合的四段式結構,

並且他後面有著相當有歷史背景的部分,從第一段襯著Elisabeth故事,

說著希特勒政府興起的時候,在1939到1945年二戰與納粹的種族滅絕行動,

然後,1945年5月德國戰敗後,領土被美、英、法、蘇聯諸國分區佔領,

也形成了後來的東西德的政治與經濟上的落差,與他們藝術及文化上的差異,

到後來1961年的柏林圍牆的建立,

隨著歷史背景的不同,政治與文化甚至人民的思想都有所差異,

而他用「藝術」的「主流」變遷來詮釋,是非常精彩的!

這部電影精彩的幾個議題其中之一就是「藝術」的認知,

比起梵谷在考較著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史,

這部「無主之作」就是德國近代藝術的教學電影,

從一開始他說著Elisabeth帶著Kurt參觀美術館時,解說員對Modern Art的批評,

詮釋了那個環境與時代對於「抽象的前衛」的作品的不理解,

他那個語中對於康丁斯坦畫作到高價值的那些語帶不屑,

確實說那個時代對「社會寫實主義」畫作的吹捧,

透過Elisabeth與Kurt的對話,卻說出了藝術最簡單的價值,

藝術可以是巴士司機齊按的喇叭聲的不協調音,也可是彈奏鋼琴一個跳脫的A鍵,

只要是用眼觀察、用心感受,而產生出來任何一種能夠感動人心的事物,

都能成為「真實」的美麗!

所以她要Kurt 直視前方,不要看向別處。

而這個理解,卻直到了Kurt進入了西德才慢慢理解,

當東德的教授批判畢卡索有才華卻走偏而那些成就都只是虛名的同時,

那時的Kurt卻因為那個「社會寫實主義」為他帶來的虛名所煩悶,

終於到了西德他才慢慢地學會直視本心。

電影這個橋段很有趣,他在描繪著「自我」對於藝術重要性到底是如何?

一個好的作品到底該不該是充滿「自我」的?又或是要客觀表達?

東德與西德的差異,其實就是兩個對於「藝術」的鑑賞的角度不同,

屬於大眾?還是個人?一副好的作品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呈現?

而這一部無主之作,很巧妙地給了答案。

意義的賦予是「人」,所以當Kurt回應教授說出了:

「如果我隨便喊六個數字,那麼他們就只是六個數字,但如果這六個數字是報紙樂透彩呢?那它就會是有價值的、美好的、令人快樂的。」

每一個作品,他就像這樣隨機的六個數字,

他原先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而是人們因為「樂透」所以賦予了那個「價值」,

Kurt的那一幅一幅的作品,從東德的通緝犯、阿姨與自己、岳父、懷孕的妻子,

這些與他習習相關的真實素材,但感動人的卻未必是那些故事,

因為每一個從這些畫作上看到的感動確實截然不同的,

而那些畫的創作,不只是Kurt,還包括照下相片的人,以及最後賦予價值的欣賞者,

所以那些作品,都是「無主之作」,而藝術的價值終究是「人」所定義。

電影中還有非常巧妙地埋了一個小小諷刺「藝術價值」的梗,

在Kurt的工作室鄰居介紹著同學們的時候,有介紹到那個後來說要當Kurt經紀人,

他有點不屑的說著其實那些畫的價值都來自話術跟操作,

雖然也許是來自藝術家的文人相輕,但卻活生生血淋淋的說著藝術經紀的操弄,

現在那些浮誇的天價畫作,真正的價值?又或是只是一個被定義的「樂透」呢?

這部電影有許多的概念都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像是剛剛說的「隨機」,

他說著整部電影當中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必然性」,

像是醫生在宣判Elisabeth的時候,並不會知道她的名字與自己女兒一樣,

他們不會知道那些隨機的巧合,甚至在最後Kurt的畫作被醫生看到的時候,

雙方都不知道彼此其實根本不知道那些「隨機」的秘密,

作為觀眾的我們都看到了那些「隨機」的誕生,也理解著那些「必然」,

但真正屬於自己人生的「隨機」部分,又有誰能夠理解他的「必然」?

另外一個前後呼應,我在文章前段有提到的不和諧音,

其實電影在剛開始沒多就就用Elisabeth享受著喇吧的聲音,

享受跟欣賞「不和諧」的聲音是相當有趣但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理解那個跳動A鍵美麗,以及去欣賞那些怪異的行徑或是「藝術」,

其實都是沒有那樣容易的,因為在那些「與眾不同」的獨樹一格,

在我們被大眾與社會的認知限制之下,都會覺得那些不和諧的與眾不同很奇怪,

但那些與眾不同真的不「美麗」嗎?

這就像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小眾的意見,我們也許不認可,也許覺得對方可笑,

但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社會氛圍所以我們不能理解,

不過,也許當我們學會欣賞那些「不和諧音」的時候,

才會像是Kurt一樣理解這世界的美麗!

最後還想聊聊關於「真實」這一件事,

其實這部電影非常有趣,他說著「真實」的重要,

不斷地強調著「要直視真實」,但我們卻可以看到,

最後Kurt卻沒有真實解釋自己的畫作,而選擇了規避?

其實這剛好跟這部電影被參考的Gerhard Richter說著這部電影是扭曲事實,

真實的迴圈,在這部電影當中不斷的被重新描述著,

我們看到的是真實嗎?就算是我們看見的部分,

也許都是片面的真實,像是Kurt所否認自己的著作參考文本是自身體驗,

就像是Gerhard Richter是假的,

而這些說法是真實的嗎?而這些美麗是真實的嗎?

我們在追求真實的時候,真的直面了真實?還是陷入一個一個不真實當中呢?

但回歸到這部電影的內核,那些真實於否,就讓「人」去定義吧,

不管是你自己去定義,又或是讓世界替你定義,

我們始終是在世界與歷史當中的滄海一粟,

至於是成為永恆的傑作,又或是倏忽即逝,也就只是那一念之間。

這一部電影很有趣,雖然是相當漫長的電影,膀胱比較無力的捧有會比較辛苦,

他大幅度的改編了德國當代藝術家Gerhard Richter成名以前的故事,

用畫面勾勒出關於當代藝術、人物故事與歷史背景的複雜故事,

看似沒有主題,卻又是用這樣沒有主題的方式說著故事,

確實是很多細碎的情節,但卻很完整的詮釋了「藝術」、「自由」與「真實」,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也有著一顆文藝氣息的心,

真的相當推薦你去看一看這一部有著豐富歷史與文藝氣息的電影,

親愛的網誌先生,如果你想當一個稱職的假文青,

千萬不要錯過他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