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壹百柒拾肆]人魚沉睡的家,另類to be or not to be下,是病態?還是愛?

話說,週末看了這樣一部很深沉的電影,一部來自於東野圭吾的小說改編電影,

「人魚沉睡的家」,這一部被稱之為東野圭吾最禁忌的作品,

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我其實一直沒來得及把小說看完,

但由於對於被稱之為「最」的作品,都會有種異常的期待,

身為「懸疑」小說家的東野圭吾的故事,到底會是怎樣的?

在看完電影之後,呼出一口長長的氣之後,

突然覺得這一個文本,再度了打破了我所認識的東野圭吾之外,

但又更理解東野圭吾描繪「人性」的精彩,

在拍出「明日的記憶」之後,堤幸彥以這樣再度一個深層議題來撼動人心。

這是一個說著當心愛孩子遭受到悲劇的時候,做出極端選擇的父母的故事,

一個因為丈夫和昌(西島俊秀 飾)外遇所以分居,並獨自扶養孩子的薰子(篠原涼子 飾),

兩人為了女兒私立小學的家長面談而尚未離婚,

一日,女兒瑞穗(稻垣來泉 飾)卻發生了溺水事件後陷入意識不明,

醫生宣告著小瑞穗的可能腦死,夫妻兩人只能面臨兩難的選擇,

接受腦死選擇器官捐贈,又或是等待女兒心跳停止的正式死亡,

在終於下定決心讓瑞穗捐贈器官的他們,卻在要與她道別的瞬間,

發現了瑞穗的手的動靜,所以他們決定把女兒帶回家中延續生命狀態,

而和昌公司研究員星野祐也(坂口健太郎 飾)開發的新技術,讓兩人似乎找到了讓孩子「活」著的契機,

但這樣的「技術」下「活著」真的是件好事嗎?

陷入母性本能而近乎瘋狂的薫子、自責的瑞穗外婆(松坂慶子 飾),

對於姊姊死去不明白甚至開始有著壓力的么子生人(齋藤汰鷹 飾演),

還有一切他們身邊的家人們,對於瑞穗的「活著」或是「死亡」,又將怎樣的去面對?

而死亡或是活著?一個媽媽怎麼會思索著,「殺了女兒的人,是自己嗎?」 ,故事就這樣地展開!


這一部電影的議題其實是非常有深度的,從生命的議題到科技的道德,

這些在這個時代當中相當敏感的話題,都在這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被詮釋著,

並且甚至對於「母愛」用著我們少見的「批判性」的角度去說著,

卻也沒有去抨擊的母愛的偉大,而是把扭曲的母愛用另一個方式解析著,

這一部集合東野圭吾大成的作品,有著「拉普拉斯的魔女」的科學論證,

「也有當祈禱落幕時」的深厚親子情感,還有他一貫邏輯環環相扣的劇情鋪陳,

以及最後在尾聲的時候帶來宛如重生的暖意,

在導演堤幸彥用著很小成本、小格局的方式,在不複雜的場景與人物交替中,

相當精緻的氣氛調度讓這部電影的撲朔迷離感很令人驚喜,

將上演員們的表現,更是讓這部電影的情節張力很高,

並且把刻劃出不同人物對每一件事的不同面向、不同層次所帶出價值觀。


導演在設計情感的橋段非常仔細,用堆疊的手法營造出氛圍

他先營造出觀眾看到瑞穗的可愛與體貼、善解人意,然後在一場意外才更讓人痛心,

然後在一個家庭面對成員離開的過程,慢慢去看著一個美滿生活家庭的逐漸破碎,

接著在終於接受殘酷現實要學著放下的時候,又一個希望,

但也吊著這個希望,也許可能是更深的悲傷深淵的部分。

這些劇情的堆疊,來自於沒有對原著的加油添醋,

利用家庭為核心,然後意外打破這個家庭之後,一步步推演著議題展開,

到最後高潮的質問,與前後呼應的收尾,讓電影很飽滿!

不過誠如小架構電影的視野感,依然是鏡頭說的故事只是劇情,

偶有個幾個空鏡頭很美,但是卻有一點點的不知道拉空與轉場的意義,太過於刻意!

然後對於孩子表達的人性部分,確實有種太刻意的設計,

以及星野跟女友的感情線,說實在的本以為是要深究人類對人性與科技的情感衝突,

但卻發現只是一段讓故事失焦的莫名的純愛?

雖然電影不是非常完美,但整部故事所講述的議題非常深刻,

從最好感動人的「家庭」開始,關於醫學的兩難議題,

對於科技的見解、法律的缺失,一個一個的題目丟出來讓觀眾思考,也觸動人心著!


然後聊聊演員,其實筱原涼子的電影不多他的演技一直都是很驚人了,

尤其在這一部電影當中,她演技層次感是相當驚人,

從一開始工作中忙碌的媽媽,到女兒出事的驚慌與聽到醫生宣告的崩潰,

到不放棄的女兒愛的真摯到偏執感,那個宛如瘋狂的質問,

幾乎可以說整部電影的節奏都是她的演出在主導,

從哀傷到陷溺,接著的爆發與釋然,引領著這部電影的推進,

把溫柔行徑演繹出那種懸疑片的毛骨悚然,

但又詮釋出後來那種母愛令人盈眶的情緒,來合理化的怪異行徑,

一層層堆疊完之後在收攏的時候在回歸最單純的母愛,其實是非常精彩的演出!

然後西島秀俊的那種日本男性對於生活與感情極為理性控制的壓抑感,

也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從一開始的那種淡然,到後面的掙扎情緒,

無能為力的部分到那一撲,一個傳統的父親與丈夫都很有味道!

然後坂口健太郎的有點宅宅帶太帥的理工研究員,

對於技術執著的那個眼神很有戲,但演出那個本質其實很善良的星野,

相當的不過不失著的演繹著!

而四個小童星稻垣來泉、齋藤汰鷹 、荒川梨杏跟荒木飛羽,

演技上確實都是很不賴的演出,雖然我同行的友人很壞的一直嫌棄
齋藤汰鷹不夠上相,

(我就說我沒有真的很外貌協會,一山還有一山高)

但除了荒木飛羽長得好看到基本上沒啥戲份也讓人印象深刻,

其他三個小朋友各自詮釋出可愛的、任性的以及糾結的小孩情緒,也是值得一看得!

不過必須說最後高潮的哭天搶地和集體認錯,真的是太沒有實感了,

孩子真的不會那樣世故,太過刻意營造反而使得他們的純真消逝。


然後我就稍微說一下這部電影的幾個議題吧!

首先是最直接的 生命教育的「生死」命題,

電影中不斷的探討死亡的「腦死」跟「心臟停止跳動」的分界,

他先質疑著我們對死亡的定義,

然後在用一個沒有思考的軀體來再度深化除了死亡的恐懼之外,

「什麼又是活著呢?」的問題就這樣被深究著,

當薫子每天推著女兒到處散步,跟人閒聊自己女兒的狀態,

而這個透過科技只能有著他人指令動作的「活著」的身體,真的算是活著嗎?

其實這一個話題其實個以拉到「安樂死」的話題,

到底什麼叫活著?到底一個沒有意識的身體,是真的活著?

還是只是因為承載著太多「別人的情感」而不能死去呢?

然後對於一個真愛孩子的家長,要該怎樣決定這個孩子,

「To be? Or not to be? 」確實是一個非常艱困的問題,

很少人能夠簡單面對著自己珍愛之人死亡的事實,

所以當瑞穗能夠「自主呼吸」,身體能通過機器有反射動作,

然後還會隨時間慢慢長大的時候,一個痛失女兒的母親又要怎樣面對失去?

但同時這樣的活著,給還清醒的人又帶了什麼?

鄰居的閒言閒語、孩子必須承受同學的異樣眼光,以及另一個孩子的愧疚,

這時候瑞穗的「活著」,真的好嗎?


這一段段的情緒堆疊,其實在說著「告別」的勇氣,

我們對於失去的畏懼,讓我們不願意告別,並且面對死亡更為畏畏縮縮,

薫子宛如走火入魔的對孩子的愛,真的是瘋狂的病態嗎?但那樣的愛又真的錯了嗎?

在薫子最後一段的質疑,諷刺著法律判定死亡的定義,

以及那些世俗眼光認定的死亡,那一段的高潮卻讓人深深的被撼動著,

「殺了一個腦死但心臟還在跳動的孩子是殺人犯嗎?」

如果是,那我們憑什麼說那個孩子已經死亡?

但如果不是,殺了一個這樣無法自由行動的孩子,不殘忍?又或是真的有人性嗎?

對於生與死,我們也許都還是太脆弱著,而到底是誰有資格判定什麼是死亡。

而電影鋪陳出來,很精彩的在「死亡一直都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個過程」,

我們面對生命,永遠都不應該草率,死亡的這段旅程,

我們要學著從傷心難過,慢慢的學會從失落中面對,然後慢慢走出來。


接著,第二個電影的議題「科技與道德」,

其實這是一個一直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的議題,「人類」到底能不能干預生死?

又或是人類到底該不該干預生死?

像是前些日子的人工製造出來的免疫愛滋的雙胞胎,

又或是那些基因編輯真的應該存在嗎?

在和昌說:「所有新的科技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受到反對,我們應該堅持發展。」

而和昌的父親說著:「人都是自私的,我們會發展永續,是為了讓自己能繼續存活。」

這兩個對於科技的解釋,確實是我們深深思考的,

當瑞穗載機器控制下露出微笑的時候,不只讓和昌驚慌了,更是對於觀眾們深深撼動,

當技術使人們不再是自己,當技術超脫了「人性」本身,

我們還可以笑著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嗎?

但我們就應該因為這樣而對於「技術」而恐懼嗎?

電影中雖然後續沒有繼續著墨這一點,但確實是很直得令人思考的!


最後我來聊聊「人魚沉睡的家」跟這個故事的連結吧?

先是瑞穗帶來的形象,無法發聲,無法移動,所有的舉動都是母親的猜測跟想法,

就像失去了聲音,來到了地上,美麗卻又神秘哀傷小美人魚,

而薫子的情緒,她為了孩子「活下來」,她嘗試了那個新科技,

她依然無法喚回自己活潑亂跳的孩子,但也無法狠下心讓自己的孩子「再次」死去,

她知道自己的怪異與瘋狂,但卻無法放棄愛著孩子,

是否也跟那個放棄甜美歌聲化生為人,卻依舊得不到王子愛情的小美人魚,

她無法對王子痛下殺手,最後成為泡沫的時候,

才發現原來「好好的告別」才是真正的給予自己自由!

這其實也都跟這部電影有很有趣的共鳴,而這人魚沉睡的家故事就這樣被敘述著。


這一部看似家庭倫理親情電影,從親情倫理開展開著,

從母愛、懸疑煽動情緒,然後生命的議題、法律的矛盾、對科技的質問之後,

卻說著我們如何接納現實,面對生死,以及學會釋然的過程,

「吿別」是沉痛的,但只有在真正的好好說了「再見」之後,

我們才能沒有遺憾、愧疚的去留下「愛」,去坦然地前進。

在這部電影當中議題很多元,故事有他的撼動人心與潸然淚下,

在被感動的同時,也讓人思考著!相當值得一看著!

黑!親愛的網誌先生,你是怎樣看待死亡的?

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