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壹百伍拾伍]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因為捨不得他們奮不顧身的成全

話說,其實在電影宣傳出來的時候就一直讓人好奇著,
「比悲傷更被傷的故事」,會是一個多麼悲傷的故事呢?
稍稍查了資料之後,發現這是韓國電影「最悲傷的故事」翻拍的電影,
雖然好像曾經有看過但劇情早就隨著時間流逝而忘記了,
帶著想要理解這是一個多麼悲傷的故事而走進了電影院,
這個純愛,但沒有日本電影那麼文藝的,卻有同樣動人的悲傷的題材,
在拍出五星級魚干女這樣喜劇的林孝謙導演,又會怎樣詮釋這部讓人難過的有些喘不過泣的故事?
而劉以豪與陳意涵這兩個天生特質極為陽光的兩個演員,又會帶來怎樣的「悲傷」呢?
帶著這樣心情,我們就來聊聊這一部相當動人的電影吧!
w644
電影故事的背景其實很芭樂,男主角張哲凱(劉以豪 飾)罹患絕症,
因此為最心愛的女孩宋媛媛(陳意涵 飾)精心安排了一段戀情,希望在他離開之後女孩才不會重新陷入孤單,
他的擔心是因為在十年前,他因為父親的癌症離去,母親的狠心拋棄,
所以他被迫的習慣孤單,直到遇到了另一個因為家人都車禍過世而一樣孤單的她,
她幫他取了新名字K,而為了更像家人,她也成為了Cream,
兩個同樣孤單的人在16歲那年認識,自此成為彼此的家人,從高中、大學一路到出社會工作,
他們同居不交往,還沒有上床,就這樣的過了十年,
失去家人後就成為彼此最親密的朋友、唯一的家人,他們全新相愛相依著卻並非戀人,
因為K 不定時復發的疾病讓他不敢承諾,而終於來襲的病魔讓K開始了計劃,
他為了讓Cream擁有他給不起的幸福,他決定隱瞞病情,
並擅自的想要幫Cream找到可以託付一生的對象……
 
其實這些年翻拍好像相當的熱門,像是前些日子我寫過心得的「雨妳再次相遇」,(去看去看
又或是最近要被日本翻拍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還有「完美陌生人」的翻拍「親密陌生人」,
似乎翻拍的風潮逐漸成為最近電影的一種新生的感受,
而因為有著原版能夠參考,可以讓電影的結構上比較不容易出差錯,
可以在規劃中的去設計電影的橋段與層次,不過也確實要負擔著被比較的壓力就是了!
這次導演林孝謙確實很巧妙地還原著那個悲傷的故事,
並糗用更精緻的影像來呈現著那個故事,光影的設計如詩畫一般的敘事,
然後透過對白台詞,回憶片段的連結,讓情感慢慢堆疊著,
也讓這個故事有著「比悲傷更悲傷」的那種情緒厚度著!
導演在配樂的運用、鏡頭與畫面的設計都非常詩意,也讓這部電影的純愛唯美的很有氣氛!
 
另外很值得稱讚的是「極為明確的主題與軸線」,脫離了很多電影想要都很多議題,
他指探討了一個關於愛情的悲傷故事,一個所有人都在成全,但卻沒有人得到幸福的悲傷電影,
給的訊息跟情感都很純粹簡單,並且雖然是從愛情出發,但他確實只要切題說著「悲傷」,
並且很巧妙地用著這樣的悲傷,來去描繪愛情,去定義愛情,
也同時在提出好多好多的疑問,提出對於愛情的複雜,
然後說著「愛情如果能夠解釋,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也許這不是最佳解,但也或許也真的觸動了所有在愛情當中受傷還沒有回復的人們。
說實在的這不是一個多新梗的愛情電影,甚至你可以說是最傳統的那種生離死別的狗血劇,
但他卻避開了那些得絕症的不離不棄橋段,去說那些一般這類浪漫劇總會最後被真愛打敗的成全,
那些最後總是會輸給愛情的「讓我來成全」,那些「真愛勝過一切」的感動,
然後我們因為最後的遺憾而產生的悲傷,在這個故事被重新解構,
當那些「成全」都成功了?但遺憾依舊,並且沒有人更加幸福,
這似乎就是故事之所以悲傷更悲傷的原因吧!
 
來說說這部電影的演員們吧!這一部電影從配角開始都是相當讓我喜歡的演員,
特別客串的石知田,從五月一日的小林克銘、少女時代的馬思遠,
到極樂宿舍的王極樂,帶我去月球的大包,以及這次的小張哲凱,
他真的是很高中生專業戶呀!而且每一個學生得個性與設計不同,
這次的小張哲凱從習慣孤獨的陰暗,到找到陪伴者的陽光,雖然戲分不多但確實相當的亮眼!
姚愛甯是我比較不熟的演員,演出小宋媛媛,氣質像極了陳意涵,
那種有點小男生跟看起來很樂天卻藏著很多情緒故事的樣子,真的就像是高中時候的陳意涵一樣,
必須說選角非常精準的存在,期待他未來有更多的新作品囉!
而異常搶戲的鬼鬼,一如她本人的很鬧,但卻很有那個人設感,
至於改名禾浩辰的布魯斯,我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存在感不夠強大,對他印象不是很深刻呀!
 
終於說到四個主要演員,先說說應該可以說是男二跟女二的張書豪、陳庭妮,
張書豪演出了牙醫師楊祐賢,這一個在韓國原版當中極為重要的角色,
其實他演出那個善良的完美伴侶真的很貼切著,只是因為台版省去了一段的故事,
沒有了那第三層次的悲傷,所以有些可惜沒有能讓他展現出他的演技,
不過最後一段的幕前的動容,確實還是可以看出他有煽動性的情緒張力,
想想拿過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跟入圍過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實力確實是不容小覷的。
而出演Cindy的陳庭妮算是讓人驚喜的,比起當初的盜命師跟失控謊言的有些生澀,
這次演出的時代都會女性她掌握出乎意料的真實,那個不低頭的倔強,
就算受傷也要昂起頭不讓眼淚落下的堅強,
那一場分手戲的故作瀟灑跟淡然,卻在離開後忍不住的淚水,那個恰到好處的情緒,
把那個「捨不得」跟「其實很在乎」演繹得很精彩呀!
然後劉以豪的張哲凱我必須說這個角色很適合他,這一個因為被拋棄而陷入孤單的人,
在找到陪伴後學會「陽光」然後就決定溫暖別人的存在,
即使在悲傷也會有一種奇妙的暖意,而營造出一種奇妙的氛圍,也讓人憐惜著,
那種笑著的悲傷感,應該是屬於他的天賦,
然後比起帶我去月球的「太過高中生」而失去靈魂其實是三十歲的成熟感,
這次的角色,他演出的那種深沉,確實有相當的進步呀!
暖男的展現,應該又會幫他刷一大票的迷妹迷姐粉絲吧!
然後我們家大發!我真的要說這次如果再讓她入圍,可以好心地頒給她了嗎?
(謎之音:不要無限擴大你的私心好嗎?)
整個Cream 的情緒飽滿,到第二段故事開始之後的情緒壓抑與爆發,層次感相當足夠,
然後剛剛說劉以豪很適合角色,但我必須說陳意涵根本就是那個角色!
她就是一個心理有很多故事,但總是用元氣滿滿面對世界的元氣少女,
而在這齣電影當中,她完整的詮釋了這樣的性格,
認真去想想她這些年演出的角色真的多樣到讓人都忘記了,
如果她演出很適合自己的角色,會是那樣煽動人心的實感呀!
 
這部電影的故事一開始就把結局的悲劇說明了,用倒敘的方式說著那些悲傷,
四個男女K、Cream、祐賢以及Cindy,各自用著他們的「成全」來說這自己的愛情觀,
對於「婚姻」他們有著不一樣的認知,
Cream不懂為什麼要結婚,她只想要「愛」一個人,想要家人,不想要失去,
K認為結婚是可以理直氣壯地一直陪伴「愛」的人,
祐賢認為,那是愛,那是真愛,他嚮往著那個「愛情的終點站」,那個互相付出扶持的美麗藍圖,
而Cindy不在乎那個形式,對她來說「表面」沒有那麼重要,
在這些愛情觀之下,確實也讓人思考著「你想像的婚姻又是怎樣呢?」
是說這裡還是要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外人真的沒啥好說嘴的呀!(歪題)
而在四個人的關係之中,也讓人思考著,到底怎樣才是愛?
那個自私的為對方規劃幸福的K與Cream是愛嗎?
沒有「儀式」沒有在一起的他們,又不愛彼此嗎?
而訂過婚的祐賢跟Cindy相愛嗎?他們又真的一點情感都沒有嗎?
另外,對比著這兩對沒有結果的情人,
一個是「我的愛情,從認識他的那天起就已經存在在我的生命裡,無法分開了。」
他們相愛,卻從來沒能夠互相承諾,最後還來不及說愛,
一個是「我們現在在一起已經不是因為愛了,只是習慣。」
他們去把愛情排順定序,然後耗盡了愛情,十足現代的愛情價值觀,
這樣衝擊與差異的愛情得悲傷,互相應趁更是鮮明著,
這些關於愛的詮釋,確實在這濃濃的悲傷中一個一個成了我們自我思索的題目著。
 
————–以下微雷————-
在這一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當中可以說被切分為兩段,
他們用不同人的視角來說這一個故事,在兩個都會令人心酸心疼的故事當中,
慢慢堆疊出那些「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第一段的從K為主視角,因為擔心自己無法給予幸福,
所以想「親手」把「最愛的人」交給幸福,在電影的第一段會為著這個善良的男孩的「自私」心疼,
他想要「成全」這個他心愛的女孩,然後試圖讓自己承受所有的傷痛,
這樣確實是很狗血的橋段,但確實也很賺人熱淚著!
所以當第二段的故事鋪陳出來之後,就真的感受到那個比悲傷更悲傷的部分,
當Cream其實早就知道了K的秘密,但為了讓K的溫柔和尊嚴不崩盤,
她卻裝著不知情,然後還開始試圖「成全」讓K放心的夢想,
她很悲傷,其實在K因為他的出現而走出悲傷的時候,
她其實還沒完全走出家人離去的悲傷,所以當她的家人又要離去的時候,
那一段的「不要走」的聲嘶力竭,是滿溢出來的比悲傷更悲傷。
———-防雷結束———
有人說韓版得更好看,我不否認韓版得堆疊情緒更令人哀傷,
因為那第三段的「成全」更把那個悲傷加重,不過確實台版沒有演出那一段,
不過最後其實祐賢痛哭的戲,我想導演還是有想要埋下這個情緒的,
所以這裡容我說一下,在劇情之後藏著的悲傷,
演出「不知道現實」的不只有Cream,還有那個貼心的祐賢,
他一直都知道「Cream更愛K」,他與知道K即將離開的事實,
跟K說「是最後一次的陪伴」不是要與K宣告主權,而是對K承諾會好好照顧Cream,
而其實他知道Cream的善良,他是有機會阻止Cream的「成全」的,
只是他依舊想要「成全」他所愛的,那個他終於遇見「不欺騙」會對他付出的「女孩」,
而他能給出的只是「成全」她奮不顧身勇敢愛一次。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著那些不夠勇敢的「成全」,說著那些錯過說「我愛你」的遺憾,
他的悲傷不是那些離開的愛情,不是那些相愛的人未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哀傷,
而是「不敢說」並且「來不及說」的我愛你,
那些「成全」之後,卻沒有人更幸福的「悲傷中的悲傷」!
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覺得Cream與K都很傻,如果一開始就說清楚,
也許他們至少可以擁有一段很動人與開心得回憶,但這樣的傻也許就是愛情,
我們常常因為太過珍惜一段感情,而忘記了怎樣去「珍惜」,
而等到我們發現了,那一段可以去創造的「珍惜」的時候,可能就真的來不及去珍惜了。
K說著「我習慣一個人」卻不說出潛台詞的「但我不想一個人」,
Cream看似堅強歡笑的開玩笑說著「我是一個人啊」卻沒說出「沒有你之後,我又得一個人了」,
只因為他們都太清楚結局,但卻又不希望結局這樣發生,
他們都期待「永遠」但又知道不會有「永遠」,只是K想像了所有的Cream的難過,
但他卻忽略的Cream很急著去完成「下輩子」的約定呀!
「成全別人的幸福」好像是放下,好像是祝福,
但往往「成全」的後來,都不那樣的幸福。
 
台灣很久沒有這樣悲傷氛圍的純愛故事,甚至明明在男女主角個人特質是如此陽光到存在之下,
用著緩慢起伏不大的情緒,卻慢慢渲染那種比悲傷還悲傷的情緒。
愛情就是因為充斥著許多令人難以理解,所以才會令人痛苦,而人們卻飛蛾撲火的前仆後繼著。
而電影中讓人難過的還有,有太多人總以為那些經歷過生離死別而活下來的人很堅強,
但也許他們在一次的經歷當中已經耗盡了他們的堅強了。這故事有些緩慢,但卻好令人心疼著,
親愛的網誌先生,這是一部讓人去電影院學著「珍惜」一切的美好的電影,
而那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讓我們在心裏發酵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