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仟零貳拾玖] 友罪,罰與贖罪,那燒身的業火何時燃盡?

今天看了一部算是期待了一陣子的電影,一部改編真實事件小說的改編電影,
聽起來很複雜,但卻真的是日本一個被熱烈討論的一部作品,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印象約莫一年前我的一個電影心得「第22年的告白我是殺人犯」,
(謎之音:又是一個騙點閱率的動作?就說去做SEO啦!)
他們討論的其實是同一個案件,「酒鬼薔薇聖斗事件」,
1997年一個14歲少年A陸續殺了兩人,重傷三人,並且進行了分屍、寄送挑戰書的案件,
當初對於日本社會是一個巨大衝擊,也開始日本對於少年犯罪的重視,
在第22年的告白當中做了比較大的改編,少年年齡長大了許多,也多了許多推理刑偵,
而「友罪」雖然在藥丸岳的小說仍是推理小說,但在瀨瀨敬久擔任導演的改編後,
卻更著重在事件之後「人」的故事之上!
未命名
故事開始是在說一個記者夢碎的男子益田純一(生田斗真 飾),
在離開雜誌社後幾經漂泊,找到了一個有供住宿的小工廠上班著,
同一天,他認識了一起來到工廠見習的鈴木秀人(瑛太 飾),
鈴木的沉默寡言,加上再熱都穿著長袖的怪習慣,開始被同事視為怪人並且排擠著,
甚至可以說,鈴木是被同事們霸凌著!
而同年的益田因為住在隔壁房發現兩人都有著「長期做噩夢」狀態,
因而對於鈴木特別的友善,也逐漸跟他建立起友誼,
在益田的幫助下,鈴木慢慢融入人群,也因此他將益田視為自己最珍貴的朋友。
某天,益田在當記者時的前女友遇到了製作專題報導的瓶頸,
所以找益田商量著的時候,在調查過程益田發現了十七年前在故鄉發生的少年犯罪事件,
那個當年犯下連續兒童虐殺事件的少年犯,似乎就是好友鈴木相同,
在發現鈴木秘密的同時,益田也開始心裡受盡了折磨,
因為過去,他似乎也有著讓他心中感受到沉重的那個不能說的秘密……
 
基本上這是一部有深度的電影,不過相當可惜的是故事線太過零散,
他跟第22年的告白一樣說著「犯罪者的故事」,
擅長拍出「犯罪」的導演瀨瀨敬久卻沒有要打算用原著的「推理」來說故事,
而是選擇了算是更冷僻的「說人性」的方式來詮釋故事,
並且有些貪心的用多支線的方式來探討不同身分的存在,
在「事件」過去後,「更生」的過程!
很有趣的部分是導演試圖讓觀眾去體會除了「兇手」的「更生」之外,
在一個事件當中的幾乎每個參與者都並續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並且這個過程是相當辛苦的!
但是,由於每一個角色的故事其實都非常的值得深度探討,
所以導演在把每個故事呈現的過程當中,真的就使得電影變得相對零碎著,
也會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偶有邏輯混亂的感受!
 
不過導演在鋪陳一些橋段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有趣的,當他在描繪加害者的家人的時候,
一個「無辜的」加害者家人,受到社會莫名的譴責的時候,
確實會讓人不自覺的去「檢討」著被害人的遺族,這時候電影的內核之一就被凸顯著!
當「罪」被犯下之後怎樣的「罰」才是公允?怎樣的「罰」才能安撫人心?
但我們真的接受「贖罪」嗎?社會真的有空間給人改過自新嗎?
導演透過了不同角色的背景跟故事,試圖講述了從霸凌的被漠視,
到被害人家屬的情緒,犯罪者家人的壓力以及犯罪者的心境,
還有延伸出的「標籤化」的問題,甚至還小小的點出媒體的問題,
其實都是非常具有想法的一種重新解構著「友罪」這一部小說,
但雖然議題非常多元,但每個碎片連結度不夠撐起骨幹,在看的時候會有著不順的感受,
不過從電影一開場生田斗真跟瑛太的那一個背影長鏡頭開始,
整部電影的色調、光影得畫面呈現真的非常有味道著,
把電影中有些沉重的「更生」氛圍,描繪的相當有聲有色著!
另外,這兩位主演的氣場跟演技,把那些破碎感撐住了,這真的算是導演的福氣。
 
說到兩位主演其實都是日本偶像劇出身的演員,但演技真的都是無話可說的強大,
生田斗真在飾演了不得志的前記者益田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除了是主要推動劇情前進的角色,他其實本身是背負著秘密的角色,
他必須足夠的複雜,同時要有那種「濫好人」般的好人緣氛圍,
但又要有情緒糾結並且時而崩潰,時而又要有能找到線索的精明感,
甚至在這個角色中,他是唯一一個必須去原諒跟理解「殺人犯」甚至去體諒的人,
而我說到的這些,生田斗真都很完整的演繹了出來,
其實他真的是一個很多變的演員,從前些日子的「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我發現我竟然沒有寫心得?我記得我明明有寫壓?又被平行時空吃掉了?)
到他的腦男和臥底刑警,從溫柔婉約到宛如喪屍的令人不寒而慄,還有讓人發噱的喜劇感,
真的可以看到他對這個複雜角色駕輕就熟的演出!
另外,我一直很喜歡的瑛太從他的日劇「無法坦誠相對」、「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
到後來的「最棒的離婚」與有翻拍電影的「多田便利屋」,
以及前些日子的「沒關係,是渣男阿!」跟「兵乓少女大逆襲」,也都是充滿各種類型角色的駕馭!
而他這次演出的角色,被稱作日本影史最難角色,
也就是那個殺人犯少年A,有著瘋狂靈魂的殺人犯,在自我告誡跟反省下開始贖罪的角色,
卻又像是同時在尋找著跟自己一樣在贖罪的夥伴取暖一樣的情緒感,
並且時而天真、時而陰鬱的行為舉止,跟那種好像隨時都會在殺人的那種崩潰臨界感,
但同時又要有種人畜無害樣貌,改過自新的神經病般的存在,都是非常難詮釋的!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後鈴木回到17年前他殺了同學的那個場景,
瑛太演繹出哭、笑、憤怒、瘋狂、崩潰的種種情緒,在短短幾分鐘內的呈現非常驚人,
如果看過那本當初在日本轟動並且充滿爭議的少年A自白的「絕歌」的人,
就可以感受到那一些表情的瘋狂與變態呈現是多麼精準跟複雜的,
但就算沒有看過的觀眾,也會被那連續的情緒轉換所驚訝吧!
然後,還有當瑛太跟斗真在公園喝酒的那場戲也真的是一丟一接的很完美,
當瑛太說著「我真的想活下去」的那一個情緒張力跟複雜度真的非常讓人喘不過氣。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光看兩個演員的演出,就已經值回票價!
 
在這邊說一點關於電影之外的故事吧!在酒鬼薔薇聖斗事件當中其實有太多的故事被傳述著,
想要稍微理解的朋友,其實維基百科查一下就有,我很貼心附上連結
而其實在這個事件之後,幾個關係人都相繼了出版了在事件後自我的生活記錄,
來自受害人母親寫的「彩花──謝謝妳給予的生命力量」,
跟另一被害者的父親所寫的「淳:一個被害者父親的真實告白」,
說著遺族的種種辛酸,不管事事件發生後的傷痛,被媒體關注的驚慌,
甚至像是少年法中對於被害人家屬不公的規定,以及從絕望中再度振作的過程。
另外還有少年A的父母,寫了一本「生下少年A──父母的悔恨手札」,
在媒體與社會大眾的不友善對待後,他們寫下了整個生活被改變的過程,
他們詳盡描繪著的少年A的生活與事件,他們正常且平凡家庭因為一個孩子的瘋狂,
然後面對的破碎,而無辜的他們卻要受到無止境的責難,
加害人家屬的承擔與辛苦,也在書種慢慢道盡。
而另一本,就是那本在少年A出獄之後,在事件發生的18年後所寫的自白式散文「絕歌」,
這本富有爭議的書一出來,社會的譁然,各方抵制卻熱銷的狀況,
(這部分可以看一下「第22年的告白」會更有感觸!)
但同時也可以看到社會對於「更生人」的不友善部分,媒體的不斷追索,
少年A被揭露真名、照片甚至被恐嚇,這些都是社會的病態!
而這本書,拿掉也許有種自我脫罪感覺,在文辭上卻是非常優美的,
雖然有不少橋段是令人戰慄的噁心,但在整個敘述上能讓人體會到少年A 心中的矛盾與衝突,
從他怎樣個不讓別人侵犯也不侵犯別人,到與性及死亡的連結,開始沉溺並扭曲的心。
在這些書籍之上,被創作的「友罪」也才有那樣的多元廣度,
必須說,友罪的精采不再於導演所呈現的畫面而已,而是他背後的整個故事脈絡!
 
 
最後,小小的心得是,電影中從罪與罰一直到贖罪的意義,都是相對沉重的展開,
尤其是在贖罪者、受害者、遺族、甚至輔導者,接著拓展到上述這些人的親友,
他們所背負的「孤獨感」的詮釋更是這部電影最核心的精采!
死去的人不再存在,但留下來的人,活著,但即使生不如死,
我們還是想活著的時候,那深入靈魂的孤寂會是這部電影最燦爛的顏色。
雖然電影比較零散,故事也偏的沉悶,節奏又稍嫌緩慢,
沒有原著中還有一般跟殺人犯有關題材電影中的推理刺激感,
但卻有很多值得思考的議題,是很精彩的故事文本呈現,負能量類型的文青捧友不要錯過呀!
而親愛的網誌先生,其實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思索,
至少在整個事件與文本,都是讓人要細思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