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玖佰柒拾壹] 親愛的初戀,愛一樣,世界應該可以讓每個人勇敢的呼吸

好啦!遲到了網誌來了!今天來説説一部我剛看完,相當喜歡的電影。
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其實這是一部看起來說著青春期初戀故事,
但卻說著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同志青少年在他們生活中喘不過氣的掙扎,
但不同於以往同志電影的抑鬱感,親愛的初戀活潑並且輕快許多,
很難想像原來這個題材其實也可以以喜劇的方式呈現,
也許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很難,但確實這部電影,給了一點正面力量,
讓那些一樣困境的人們,多了一點點勇氣,去面對自己,
也或許能讓一些家長去理解,「同志教育」的重要性。
5a8ce8d38a635-medium
這部電影是在說著,一位17歲的男孩Simon(Nick Robinson 飾)的初戀故事,
一個很普通的高中生男孩Simon,他有著一群每天一起上下課度過校園生活的夥伴,
從小到大的好閨蜜Leah (Katherine Langford 飾)新來的轉學生夥伴Abby (Alexandra Shipp 飾)
以及溫暖的家人,曾經是四分衛的老爸(Josh Duhamel ),
溫暖的老媽(Jennifer Garner  )跟想當廚師的妹妹(Talitha Eliana Bateman)
看似生活普通的他心卻藏著一個秘密,他是一個Gay,
原本打算佯裝自己是異性戀身份,低調度過最後的高中生活的,
因為一個匿名為Blue的同校生,在網路上出櫃分享自己的心情日誌,
Simon在好奇跟想找到同類的驅使下,跟Blue在網路世界裡互動著,
他不斷地得猜測跟想要知曉,他的Blue是朋友Bram(Keiynan Lonsdale 飾)?
還是在餐廳打工的校友(Joey Pollari 飾),還是跟他同劇團中的鋼琴少年Cal(Miles Heizer 飾)?
在他的想像與曖昧當中,甜甜的初戀般的氛圍展開,
但一次忘記登出的信箱,同學Martin恰好得知他的秘密(Logan Miller 飾),
他的生活開始變很紛亂, 而最糟糕的事接踵而來,
不慎曝光的身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衝擊?
家人、好友及學校的同學、老師,他該怎樣面對跟處理?故事就這樣緩緩推開序幕。
 
其實這幾年真的有不少很傑出的同志議題的電影,
像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BPM」、「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愛情的模樣」,
都是用著各式各樣的角度來詮釋議題,但確實都是比較藝術、文藝的電影,
也確實大都無可避免的用情慾角度來思索,同性之間的愛戀,
也因此這些電影在題材上、編制上變得相對的小眾了起來。
不過,親愛的初戀用著商業片的校園青春模式,用著比較喜劇的手法,
把這樣一個略為沈重的議題,用輕鬆愉悅的方式呈現著。
一樣是說著比較有厚度的議題,同志在青春期階段,要出櫃還是繼續佯裝自己的複雜心情?
但卻用了溫暖不虐心的手法去收攏,然後讓Simon的遭遇和心境更容易引起共鳴,
電影其實是翻拍一本小說,「西蒙和他的出櫃日誌」,
而導演Greg Berlanti把這個長篇小說,用很精簡的剪裁把縱橫交錯的故事線在90分鐘好好說完!
 
這種比較沒有那麼直接的「清新同志」文本,確實給人一種比較耳目一新的感受。
然後電影用了很多商業的偶像劇敘事,像是愛上好朋友、校園霸凌、網戀、愛不到的愛,
就是那些我們覺得很俗套的套路,但放在這個議題之後,好像就沒有哪麼俗套!
但我真心覺得是因為一開始的剪輯,就告訴我們這樣平凡的俗套,我們覺得正常的故事,
對於一些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跟掙扎!
在Simon一開頭説:「我過著正常的生活,就像你們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我有個巨大的秘密——我是同志。」
就註定讓這部電影「俗」但可「耐」了!
而在處理這樣可能會變得俗氣的劇情,導演的故事鋪陳很精彩,
「誰是Blue?」讓電影富有張力,也讓觀眾一直能保有高的注意力!
然後,對於「秘密」什麼時候會曝光,也是一直令人懸著!
接著堆疊的情緒,到秘密揭開的衝擊,整個角色之間累積的矛盾點,
順間背出得七零八落,但又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收攏,用很理想的正能量收攏,
導演處理的手法確實是很細膩,把一個從出櫃的話題拓展到每個人心中都有著的「秘密」,
然後用這樣的同理心,讓大家更容易去理解這個其實理解難度相對高的「同志出櫃」題材。
並且讓這部電影變得簡單跟容易理解外,還用更親民的方式做了很好的「同志教育」,
雖然現時沒有電影中美好,電影讓這個世界有更柔和的角度去思索卻是很好的突破點!
然後在音樂的設計,雖然有點感覺很商業跟刻意,但也確實用了這些耳熟能詳的音樂,
讓大家更好去親近跟同理這部電影,這也算是導演的小巧思吧!
 
接著讓我快速的聊聊幾個演員吧!
Nick Robinson真的是很亮眼的一個演員,當初他在侏羅紀世界的小哥哥就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這次飾演Simon演出那個深櫃中的同志少年,從情緒的表情、自白時的狀態都有很濃厚的情感,
完全能讓觀眾體會著「Come out」 這件事帶來的掙扎與面對生活與社會的恐懼,
而且他詮釋出的角色,又剛好能兼具著同性戀的那剛柔並濟,
他為自己的立場的堅持,理解同理別人的情緒,
害怕傷害期待被愛,但又常常不小心地錯過別人對他的關心,
那個結合了很多觀眾現實生活的投影的他,確實讓人很能去進入他詮釋的角色!
Katherine Langford飾演的Leah,大家對於「漢娜的遺言」的印象很深刻,
但我很喜歡她詮釋Leah的方式,其實她是很複雜情緒,
她是Simon最好的朋友,應該是最了解彼此的存在,但卻對彼此有最深的秘密,
一個富有矛盾跟衝讀的情緒角色,同時卻也是最有包容的角色,
確實在電影中戲份不重,但也是這個角色讓這部電影多了一種溫度!
尤其相較叫Jorge lendeborg jr. 與Alexandra Shipp 兩人演出的角色,
戲份差不多,但角色確實沒有Katherine Langford的討好,
不過他們個性明確的坦蕩以及更為現實一些的角色設定,其實也讓這部電影更為真實並且接地氣!
並且演出都讓人忘記一個是閃電俠裡的Wally West,一個是暴風女呀!
而Logan Miller的Martin確實是推動整部電影的核心角色,
青春偶像劇一定要有的反派,但又不能壞到極點的設計,在他的演出下形象塑造得相當成功,
而Josh Duhamel 跟Jennifer Garner 演出的父母,真的是讓人暖心跟羨慕的角色,
尤其兩人在從兒子出櫃後的情緒處理跟演技,自然並且內斂,
但那種情緒複雜完全沒有少,真的讓這部電影加分超級多的!
 
 
這部電影沒有卻少任何青春同志電影的探索自我、初戀、出櫃,
他討論了「同志出櫃」這一件應該只是宣告自己愛情的小事,
為什麼會因為受到周遭異樣的眼光,甚至被歧視,而成為一件可怕的「大事,」
愛情明明是天生的,為什麼只有「同志」需要Come out?
電影中,雖然Simon 不用面對自身性向的不確定,但他確實在跟Blue互動過程中去探索自我,
而更多的橋段其實都在探討出櫃之後,熟悉的一切將會轉變的恐懼。
Blue説的,像坐摩天輪的心情,才剛上高峰又馬上跌到谷底,
電影中其實有很多橋段都有帶出這樣的情緒張力,
像是一家人在客廳看電視閒聊,卻因為一句無心之語,讓Simon突然複雜的情緒。
電影中的重點在Why is straight the default? 在Simon抱怨著「為何異性戀不用出櫃?」被點開!
為什麼「正常」在別人眼中成為「不正常」,
也因為保持別人眼中的正常,Simon必須欺瞞好友,甚至還把人際關係作為保守秘密的犧牲,
僅止於他想要守護他的生活,又或是到底是為什麼讓他覺得「逃避」比「面對」容易。
出櫃應該是「突破自我」、脫離「社會束縛」的正向決定,
到底是為什麼,在這社會壓力下,變成了壓抑,跟要處理一堆麻煩事的事情呢?
 
親愛的初戀很巧妙的從出櫃角度展開,然後直白的質疑這個櫃其實不應該存在,
Simon跟Blue的信真的很經典!
「你不覺得,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要「出櫃」一下嗎?為什麼身為異性戀就不用「出櫃」啊?每個人都應該要用某種形式聲明一下自己的性向,不管你是直男、同性戀或是雙性戀,這都不該是尷尬的事啊。Why is straight the default? Everyone should have to declare one way or another, and it shouldn’t be this big awkward thing whether you’re straight, gay, bi, or whatever. I’m just saying.」
這一段除了會心一笑,真的會有更墮的感慨著!
然後當Simon怒吼著:「這是我的事。只有我才有權決定何時何地、我要向誰出櫃,還有我要怎麼出櫃」
也真心地憾動人,相對於他有些孱弱的說著:「我還沒準備好改變我的世界。」
當他憤慨但卻近乎崩潰的說著這樣的話的時候,確實是這部電影很大的情緒釋放!
然後兩段的母子與父子對話,跟當初「以你名字呼喚我」的父子促膝長談一樣令人為之動容,
不管是「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還是「不論怎樣,我都以你這個兒子為榮」,
永遠都是那些Come Out的人最需要也最想要聽到的話語!
 
而為什麼「出櫃」那麼辛苦,這個社會不是開始尊重包容跟友善了?
這時候就要說到「無知」的社會帶來的可怕!
其實在親愛的初戀電影中增加了一個角色「副校長」他其實很有趣的凸顯了「不友善」的氛圍,
也同時說著教育的「缺陷」,副校長確實是關心同學,也算是有教育理念的,
但是在賽門「被出櫃」之後,他雖然看似友善的態度,
卻說出「我說過的共同特質絕對不是指⋯⋯你懂的。」以及認定Simon一定是與另一位出櫃者在交往,
這樣錯誤「同志是只要『性傾向相同』就可以」的觀念,就是一種無知,
而諷刺的是,這位副校長胸口上還別著「六色彩虹徽章」呢!
電影確實不是有很多「恐同症」或是大講「對同志的霸凌」,
也沒有說著「出櫃」所以帶來的可怕的慘劇,但卻更凸顯了再不足夠的「教育下」,
那一些的「一知半解」其實更為傷害人!
想想,連Simon這個同志,都有對於另一位出櫃同學有他好像過得很輕鬆的想法,
其實同志教育,不只教育了宗中,更是要教育自我的認同,
然後對於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和性傾向不要有刻板印象,
這樣的教育絕對不是「同志養成教育」,為了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喘不過氣,
一個良好的尊重不同性別、性傾向的人,並能與異己相處的教育,是必須的!
這也是我覺得這部電影很重要的第二個思考點!「同志教育」不能等!
 
 
接著聊聊那個可能會被觀眾討厭的那個角色,Martin,
Martin大家也許不會喜歡,但我必須說如果你討厭這個角色其實你也是個霸凌者,
其實Martin這個角色,跟Simon是一樣的,一樣是過著平凡生活,只是他跟大家有點不一樣,
Simon被貼上的標籤是同志,而Martin被貼上的標籤,是因為宅、因為怪!
其實在同學之間對他的嫌惡沒有比較少,甚至後來他在跟Abby告白之後更是被網路霸凌的嚴重,
而他的行為只是跟很多曾經被霸凌過,然後學會用錯誤方式保護自己的人一樣,
我們身邊一定都曾經有過,或你自己就是,「因為害怕被霸凌,所以跟著別人霸凌其他人」的那個人!
他們其實不壞,只是有點膽小,只是有點不知道怎樣正確的保護自己而已!
在最後摩天輪下,想洗白的Martin其實是可愛的,只是它給Simon的傷太痛了,
似乎Simon不原諒他也好像是可以的,但想想Simon當初好像也是在霸凌他的人呀?
然後Martin還有一個地方我印象深刻,就是當Simon要把它改造成Abby喜歡的人的時候,
他說了:「我不需要變成那樣的人,我需要你幫忙讓艾比喜歡現在的我。」
其實他真的跟Simon很像,Simon的「我就是我,沒有不同」,
其實都是要看電影的人去思考,我們四們應該要去試圖接受每一個人原本的樣子,
而不是去要求別人改變成我們自己喜歡的樣子!
最後我要說一點點,這部電影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或是下意識覺得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就是Simon在尋找Blue的時候,他判斷的時候,那些太胖的、太陰柔的、太宅的、不是「他的菜」的,
全部都不是Blue的那一個設定,其實必須說這好像不是一個很三觀正確的價值觀,
但是說實在的,我個人在當下看的時候,真的也是覺得好像很自然而然,
而跟我一起看的家姐,也是覺得理所當然,但我們的價值觀本來就很偏頗,
所以就真的那不是很正確!請各位小朋友不要隨便學習呀!
 
這一部電影是真的相當好看跟有趣的,他沒有太過文藝,相當好理解跟入口,
雖然整部電影是存在一個很理想的社會,整部電影的人們都相當的「尊重」跟「寬容」,
Simon有著父母親開明的家庭,一群不會因性向而背棄他的朋友,
還有社會氛圍都不會用異樣眼光,甚至支持並祝福他的勇敢的群眾,
但即使如此,他在一開始即使知道可能沒有那麼糟,但他還是會因為無法預測的恐懼而驚慌,
然後再不足夠的「教育」與「自我認知」他只能從網路上得到隻字片語的認知,
在google搜索著「gay 的穿搭」,在好友 Abby 慫恿下盯著橄欖球員的肉體,
只是為了讓自己像一個Gay,試圖想要得到自我認知,
他知道自己是個gay但開始疑惑怎樣當一個gay,但其實不管你的性取向如何?
你是怎樣的人,就是怎樣的人,你不是誰,你一直是你自己的自我認知,
其實是逼需透過「教育」然後讓自己學習到的!
說實在的親愛的初戀真的很適合當作性別議題討論的入門級電影,
那些不會教孩子的父母,真的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學習,怎樣讓孩子對於自我的性別去認同,
雖然這部電影真的太過美好,「做自己」在電影中太容易了!
但孩子去明白,其實可以做自己,這其實是一個開始,
從出櫃的議題,深化到每個人都應該認識自己,而不要被他者的意見影響,
這也許是這部電影可以更深化的討論!
 
「親愛的初戀」從「出櫃」開始的種種困難,用相對幸福的故事與環境說著,
用正能量處理這個有些沈重的議題,也讓觀眾去看見可能存在的「溝通與包容」,
親愛的初戀確實有他的瑕庛,或是他不夠完美的處理,
但這樣輕快的節奏,讓這樣同性題材的沈重框架,
跟一個男孩出櫃的掙扎雨要面臨的各種面向,在明確的「自我認同」的導向下,
變得好讓人理解跟接受,確實應該可以說是在這幾年當中LGBTQ+的電影當中,
這是最容易受到大眾接受,也更好去宣導「愛一樣」理念的電影了!
他不是一部同志才看,或是讓同性戀覺得被感動的電影,
而是人人都可以去看,然後去理解跟感動的好電影!
親愛的網誌先生,有空去看看這一部電影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