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柒佰陸拾陸] IT牠,人們內心中的恐懼與面對的勇氣

又要開始連續電影心得的轟炸了,今天要聊一部迷你電視劇的翻拍之作,
「IT牠」,是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說,先是翻拍成迷你劇集之後再次的被拍成大螢幕作品,
剛好這陣子有兩部史蒂芬金的翻拍作品,一比較之下只能說黑塔快要連渣渣都不是了!
如果不怕驚悚片的朋友,就算你看過原著了!就算你看過翻拍了!
還是很值得去電影院看這一部嚇死人的電影!
MAIN-NAP_MDG_150317IT_965ITJPG
這部電影得故事是在講一個小鎮的大量的兒童失蹤案,
鎮上死亡與失蹤的人口是全國六倍,失蹤的兒童更是高居不下,
從第一個孩子喬治( Jackson Scott)失蹤後,不斷失蹤的孩子成為這個鎮上部解的謎,
而一群們不約而同地看到一名不尋常的「小丑」(Bill Skarsgard),
而似乎「牠」與瑞德鎮兒童們的消失有直接關係,
而喬治的哥哥比爾(Jaeden Lieberher) 深陷在失去弟弟的傷痛中,一直試圖找到弟弟失蹤的原因,
在不斷的探索中,與他的一眾魯蛇好友們發現了鎮上每27年都會這樣的巨量失蹤,
而且線索指向了名為潘尼懷斯的小丑也許就是失蹤案的幕後原因,
並且這些青少年與孩子們,似乎都在自己的恐懼中見過「牠」,
但鎮上的成年人卻彷彿視若無睹,因此孩子們決定一探究竟,找出這個「牠」!
 
其實翻拍作品要好看真的不容易,但這一部「IT,牠」確實是超乎期待值了!
然而我不覺得他是部恐怖片,因為我心中的恐怖片是只有就是看起來很嚇人,看完沒有後勁的,
我比較偏向把他列為驚悚片,並且還是很棒的劇情驚悚片,
「牠」裡面除了小丑的設計非常可怕,然後神出鬼沒的嚇人之外,
他把七個孩子比爾、瑞奇(Finn Wolfhard )、史丹利(Wyatt Oleff)、貝弗莉(Sophia Lillis)、
班(Jeremy Taylor)、艾迪(Jack Grazer)、麥可(Chosen Jacobs ),各自的恐懼與面對為軸線,
從恐懼與面對串起了劇情,讓故事不是單純的嚇人,
另外加上了「恐懼是有來源的」概念,以及「壓迫」會造成恐懼,
裡面點出了像是對弟弟的責任感、單純的因為害怕而恐懼、父親的期待壓力,
父親的佔有欲、孤單、母親的過度關心、對於殺戮的恐懼,以及他們共同的被霸凌的陰影,
這部片尤其著重在「霸凌」這一塊帶來的一些精神壓力,然後形成相當精彩的劇情。
電影的節奏感抓的很棒,時急時緩的節奏把整部戲的緊張氣氛營造得很好,
然後懸疑性給了電影多了一些魅力,並且內容細緻複雜度很高卻用簡單的運鏡與敘事說明,
加上導演安迪馬希提擅長的恐怖美學氛圍讓整體畫面有種怵目驚心的美感,
以及小丑真的會再讓人很不舒服的時候突然出現,然後那種邪魅的感覺真的很有氣氛也讓人很氣憤!
基本上,這一部電影,劇本、氣氛營造、配樂的選擇都很精彩,因此故事的完整度很高,
驚嚇的張力很強大,看完之後那張小丑的臉真的會跟你的情緒好一陣子,
就像你揮之不去的恐懼一樣,餘悸猶存,
說到他的恐懼感,不得不稱讚一下他的攝影跟多到很討厭的Jump Scare(這是我個人不愛的東西XD),
攝影用了很多很精彩的手法,像是破水平、視覺效果特寫、推軌軸移,
還有用兒童視角看世界,用大量的仰角鏡位帶出一種壓迫感,
尤其一開始以喬治的眼光看的時候,就把人拖進了一種屬於孩子的弱小,
進而產生一種切身的恐懼感,讓人不寒而慄著。
電影中幾個小演員出乎意料的傑出,每個角色都很有特色的詮釋,
但Bill Skarsgard的小丑真的非常的經典!雖然那個妝本身就很嚇人了,
不過他的表情跟哪個聲音的氣音,真的毛骨悚然呀!真的是這一部電影的重要核心!
然後很有趣的是在這種恐怖驚悚電影中,用了兒童冒險的題材,
這樣的風格確實是史蒂芬金的小說系列長出現別出心裁的兒童視角,
但這樣的鋪成真的反而讓很多恐怖片裡面不合理的行徑都合理了起來,必須說真的非常厲害!
 
好啦,稍微聊聊心得,這部電影中我很喜歡的是「每一個人內心中都有恐懼」,
更深入一點的是「每一個受壓迫(霸凌)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
電影中用了很多的戲來說孩子們的背景故事與內心深處的恐懼,甚至連壞孩子頭亨利都有說明,
這些鋪陳除了讓故事顯得更有厚度之外,其實也點出了所有恐懼其實都有源頭,
而當我們逃避不去面對的這些源頭的時候,恐懼才會無止盡的長大!
所以電影中用劇情一部一部推演,把人內心中最恐懼、最不願面對的「不愉悅感」最大化,
然後產生了這樣的小丑,一個來自人內心最深處黑暗的影子,
雖然是小孩子最純真無邪的心,但營造出最原始的恐懼,
其實反思著,其實甚麼是最深的恐懼呢?這些恐懼存在在哪?他出現時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嗎?
電影中當然不能概括所有類型的恐懼感,但卻很容易讓人有同理心,
如果是自己能無畏的去面對那些嗎?而如果有電影角色中相當程度相似生活經驗的人,也許體會到的感受更高!
除了面對恐懼,其實電影還給了一個算是正能量的支撐點,
就是同伴的支持將會讓你有力量去面對恐懼,不管是同病相憐又或是真心的單純陪伴,
就像導演在訪談說的:「團結起來、相互扶持,一同面對內心的心魔,才能夠有活下去的一線生機。」
小丑是所有人恐懼的象徵總和,但電影中給了要「面對恐懼」才不會被恐懼打敗的第一部分,
然後「找尋陪伴」是面對恐懼產生勇氣的好方法,超越恐懼並非獨善其身,而是將心比心、互相扶持。
 
接著在結束之前還是要放一點雷包!不會大雷,小小微雷一點。
----------防雷----------
其實電影中說了不少校園霸凌,以及生活中會遇到的壓迫,
然後他利用一個應該是帶來快樂的小丑來做為壓迫具現化的方式其實很有趣,
來自校園應該要快樂的交際,來自家庭應該要舒適的歸屬,卻成為「恐懼」的源頭,
電影中比爾說了:「比起走回那個家,走進這間小丑的房子還比較容易!」是多麼諷刺的一個畫面!
然後其實幾個角色的恐懼都有點相似,來自家庭的有強迫症母親小心翼翼關注的艾迪、
以及父親詭異愛的貝弗莉、父親給予許多的壓力的猶太男孩,’
還有在學校受到霸凌的班跟麥可,其實都是因為壓迫而恐懼的,
同樣受到壓迫恐懼的其實還有欺負人的壞男孩亨利,只是他真的崩壞的太過嚴重,
但他身上卻餔陳了下一集的線索呀!
然後其實一樣是面對恐懼直接攻擊恐懼本身的貝弗莉倒是沒有亨利的慘烈,
這除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之外,似乎還有「不是孤單一人」的一種祝福吧!
但其實說實在的,也許在最後大家看到孩子們痛毆小丑感覺很爽,
我卻有一點點莫名的哀傷,因為這部片一直表達了一種以暴制暴的感受,
爸爸對自己有慾望就打死他?媽媽對自己過度的控制就嗆爆他?爸爸對自己家暴就一刀掛了他?
別人聚眾欺負我,我就找更多人丟石頭丟死他?
小丑是恐懼我們應該要直觀面對,但是後來孩子們宛如虐殺的時候真的讓我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呀!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比爾的面對親人死亡的接受那一段啦!
然後每個人都有恐懼而「牠」給恐懼具象化了,並且帶來了一種心理衝擊,
我們都有深埋在心裡的害怕與那些不願意回憶與面對的記憶,
在成長的時候我們也許逃避了?但逃避並不能讓我們學會不再害怕,
他只會像那些看不到的大人,似乎看不到,但卻要接受那些不斷失蹤的無解,
而面對了恐懼,才有機會直接的解決跟處理,
其實這是一部不單純的恐怖驚悚電影,更是一部試著要讓我們去直視內心最脆弱的那一塊的鏡子呀!
如果你想去面對一下恐懼,不妨去電影院被嚇一嚇吧!
網誌先生,我願意成為你支撐勇敢的夥伴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