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柒佰貳拾陸] 四分之一的人生,怎麼用一分鐘說完、用140個字交代?–「何者」

今天去看了一部其實與生活還蠻貼近的電影,很寫實很衝擊人心,

這一部是「聽說桐島退社了」的作者-朝井遼的第二部翻拍作品「何者」,
其實這兩本書都一直束諸我的書架上,但一直沒有時間好好看過,
這次在看書之前先進了電影院看看,也許也是好事,
至少在整個劇情的轉折上沒有被雷到,讓人覺得是精彩好看的!
2VH1IBc
先依照往例,聊聊劇情架構,故事是五個才踏出大學門檻然後正要邁入職場的年輕人,
一個已經有求職經驗的被認為冷靜完美的拓人(佐藤健飾),
容易自然熟看起來散形散形但很有個人魅力的光太郎(菅田將暉飾),
光太郎的前女友有夢想但其實很腳踏實地的瑞月(有村架純飾),
以及瑞岳積極的朋友理香(二階堂富美飾)跟她極為反差的男友隆良(岡田將生飾),
五個人在求職的過程有許多愛恨情仇的故事,
歐!對了還有一個話劇社前輩(山田孝之飾)不停插花的故事!
聽起來好像很無趣,但其實這部電影是在很微妙的背景下展開的,
在社群媒體極度猖狂的現金,人們太習慣利用這樣虛擬的平台去營造自己,
然而就職面試更是一場行銷自我的爭戰,這種微妙的「距離感」貫穿了這部電影,
並且,這一部電影並沒有要多正向積極地跟人說追夢好棒棒呀!
而是要說,人與人之間奇妙互動的矛盾,
此外求職時的短暫的自我介紹,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在這樣的議題下,展開了這一齣讓人該好好深思的電影。
 
舞台劇出身的導演三浦大輔,在劇情鋪成的過程中他用了不少舞台劇的畫面,
營造出一種人生如戲的虛幻感,也在大量的鏡頭轉換中用了Twitter的對話,
營造出那種過去與現在,虛擬與現實的交錯感。
他還巧妙的利用三幕劇的手法來玩這一部電影,
一開始可稱得上沉悶的鋪成,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感覺,
在大家汲汲營營的追求「內定」的過程,
就業討論的的過程中彼此看似加油打氣,卻各自上演內心的小劇場,
每個人之間都有私心,一股虛偽的氣息在這樣表面和平的人際關係中流動著,
 
情緒的鋪成也逐漸展開,加上不斷穿插在劇情中的「舞台劇」給出尷尬的荒謬感,
讓壓抑的情緒被控制的很巧妙,沒有潰堤爆發但卻處蠢欲動。
然後第一次的轉折,把主角的定位掀起,然後製造了一波高潮,
開始讓人反思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及「距離感」,
在更迅速的在一次轉折,把故事再度昇華到「自我找尋」的過程,
在看完後確實思考了一下,需要那樣長的第一幕鋪成嗎?第三幕的「自我尋找」必要嗎?
但認真想想,也許這部電影的價值就是在那漫長的「真實社會中的虛假」,
以及其實人們在這個世界上,往往都被自己營造的世界欺騙,然後從來沒有理解過自己吧!
三浦大輔還真的蠻適合這種嘲諷跟揭露人性之惡的電影詮釋呀!
 
接著稍微聊聊配樂,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
而跟我去的朋友說感覺很像小林武史在「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的編曲,
我稍微思索了一下,確實基調很像,讓我都有錯覺了,
但「中田康貴」這個電子舞曲的鬼才怎麼會做出這樣的配樂確實讓我有點訝異,
不過想想也許是因為主角的調性吧!都是那種表面上溫暖但內心極為複雜的人,
所以對於這樣情緒的角色設定,出來了有些相似的基調,
但認真說樂曲上的編排是還是不太一樣就是!
基本上,音樂的情緒性還是很重,但日本電影的調性相似這件事似乎可以好好聊聊了。
 
接著來說說演員,我說佐藤健又再度讓我驚訝了!
他這幾年的電影角色的詮釋越來有越大家風範,
從緋村劍心的散漫、小笠原秋的偶像、真誠最高的熱血輕狂、貓消失的我跟惡魔反差,
到現在何者裡面冷靜分析又個性溫和的拓人,還必須有那種對於求職跟內心小劇場壓抑,
還要有黑化的的情緒跟負罪感的複雜轉折,必須說真的很精彩的表演呀!
然後菅田將暉也是很可怕的新生代呀!
之前在死亡筆記本二的時候就覺得他演出的那種極端性格角色很驚人,
然後在校對女孩那種怪裡怪氣文青也完全無違和感,
但沒想過他演自然熟的陽光男孩也如此駕輕就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喝醉跟拓人說話的那段,一種單純直接的情緒展現還滿精彩的!
然後,這齣戲我還很訝異的是二階堂富美!
沒錯,不是女主角有村架純,而是演出理香的女配角,
有村架純不是演不好,是角色其實本來就沒有那樣突出,然後她又只是不過不失的詮釋呀!
而二階堂富美那一段跟佐藤健的對戲太精彩了!
整齣戲的高潮在理香跟拓人的衝突被帶出來,那種悶住的情緒瞬間爆發感,
不願示弱的高傲崩毀,然後彼此戳破偽裝的痛,很痛但痛快呀!
至於岡田將生,恩!他長得好看!
什麼?你說還有山田孝之!喔!我想他應該是友情演出吧!
 
接著來說說心得拉!
我是沒有打算太雷人,不過以防萬一一下!
 
—————————–我是防雷線——————————-
在電影一開始就明白的說著,面試往往都會要你用一分鐘自我介紹,
而這一分鐘也是面試官對你的映像分數來源,
而在社群媒體,在Twitter跟微博其實也都有所謂的字數限定,
140個字的推特文章,就要去描繪一個的樣貌,
這是這部電影給的最基本的設定,看似有些荒謬但卻如此真實。
 
幾個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有趣的討論議題,
第一個就是最直接的就業問題,他用不同的角色來說出了現在年輕人面對就業的態度,
拓人的為了現實放棄夢想,然後焦躁與不安,
然而天然的光太郎,有著簡單的邏輯思維,而穩穩照著他自己的劇本生活,
有著出國夢的瑞月,也因為家庭因素選擇了平穩的道路,
自尊強得理香,不願弱人後但卻不停跌倒,逃避社會的隆良,試圖營造自己的小世界蝸居,
研究所的澤學長則是穩穩地靠著推薦安穩地前進,而其實沒有出現的銀次用自己的方式追夢。
每一個角色反映出社會新鮮人在求職上的各種型態與樣貌,
電影中把那種對於未來未知的焦慮很淋漓盡致的詮釋呀!
「求職已成為隱形的社會規則。」
是這部電影的幾個主要軸線之一,也是最簡單討論的「何者」,
在面試中最直接的問題,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誰?
有人像理香一樣的把自己的生活優勢都一一條列,有像拓人說的像是吹牛遊戲的敘述,
當然也有非常「想做自己」的像是隆良一樣,覺得自己就是個體,就是世界的自我主義,
在社會給的求職規則中去尋找不一樣的突破口,但是逃避?還是真的自我實現呢?
我想,隆良跟銀次的有所不同,也是可以去思索的!
 
第二個這部電影的議題,我覺得是在人際關係中的「何者」,
除了職場上的問題,其實我們更容易在乎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
就向理香在跟拓人爭執的那一段,她說著:「不在推特上宣告著自己有多努力,那麼就要撐不下去了。」
有多少人跟理香一樣活在別人的感受之下呢?
透過社群媒體的活躍,太多人在上面營造了一種看似美好的生活來滿足自己的虛榮,
虛擬世界給了自己一個華美的面具,然後再證明自己存在的一種可悲感,
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活得跟狗一樣累,卻又希望在別人眼中自己是努力的,
在這樣的近似病態的環境下,有多少人打造了一個虛假的自己?
然後,當夜深人靜時,問著自己是誰的時候,也無法回答呢!
而除了活在別人看法下的人之外,還有像是拓人一樣的另一種高傲,
電影中他說了「在腦海中的都是傑作」,他也清楚傑作只在腦海,
因為太清楚所以卻步所以沒有勇氣,他覺得有勇氣的人愚蠢,
一種自以為的清高感,看不起試圖追夢的人,覺得別人的美好是虛偽的,
又因為太清楚人類的虛偽,所以對於那些努力活在謊言的人不屑一顧,
他認為那些努力很白費力氣,甚至覺得「一些不需要說出來的事情」放在社群網站上很無意義,
但其實他卻忘記了,自己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不上不下的其實也只是在這個社會中掙扎的一員罷了!
其實我真心理解拓人,我也覺得我自己跟拓人好像呀!
總是似乎清高的俯視世界,但其實卻忘記自己何曾比別人高尚呢?
不過我比拓人懶惰跟直接拉!我不會再開一個分身嫌棄人,
我通常都會直接用隱喻的方式嫌棄,至於人家看不懂我還會在心裡默默地說「果然是蠢貨呀!」
好了!這是題外話!
 
最後的一個思索點是「尋找自己」,
回歸了一開始的面試,一分鐘介紹自己,也回歸了140個字的隻字片語來描繪生活,
但我其實很欣賞澤學長說的那段話(雖然他戲少的可憐,山田孝之很會演呀!導演你何苦不給他多鏡頭!),
不要輕易地用社群網站上的隻字片語去了解一個人,你以為就此能理解的可能連表面都不算呀!
我非常喜歡結局的收尾,當拓人說出「對不起,我無法用一分鐘說完」的時候,真心地觸動到我了!
雖然在求職的年齡約莫20幾歲,是人生的四分之一左右,不長但又怎樣用一分鐘去訴說?
我也知道其實求職的時候要的自我介紹其實是要你說出你憑什麼要我入取你,
但其實想到要用一分鐘說自己四分之一的人生,就覺得有些哀傷呀!
我真的覺得「求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是一個在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也是在找自己適合的生活,
要先理解自己的樣子,然後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地方,
就像在拼拼圖一樣,你要先清楚自己是怎樣的形狀之後,才會找到對的地方,
而這一個過程一定會有很多碰碰撞撞,也許我們所認知的自己並不是真的自己呢?
這是在這部電影中給的最後的大問題「何者?」
你是誰?你是怎樣的人?為什麼你認為你是這樣的人?你真的是這樣嗎?
這一連串看似荒謬但卻是人一生中不斷要面對跟回答的問題呀!
 
這部電影步調很緩慢,架構並不新穎,但討論的議題很深很有趣,
從就職切入人生,然後反思人際關係,然後再問了「你是誰?」(「何者?」)
看似哲學的問題被拆解,確實是要思考跟後勁很強的電影,
也許在看的時候並不會直接被感動,但卻很值得深思!
算是2017年開始以來,看到最值得思考的一個電影吧!
以上,
網誌先生,如果有空可以去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思索思索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