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柒佰貳拾肆] Collateral Beauty,死亡、愛與時間,這最美的安排。

前天看了一部電影,本來一看完就要來寫寫心得的,但你知道的本人懶病常犯呀!
拖延症法做的狀況下,終於在今晚,默默的還是想說多少寫一下囉!
不說廢話,想要聊聊的電影是「最美的安排」,
在介紹前我要說一下,如果你是喜歡那種情緒很多,感情很深,很直接感受的電影,
或是喜歡大場面,煽情故事,又或是喜歡那種小確幸、小清新,跟生活接軌的電影,
那,這一部電影對你來說,不會太多的感動,
但如果,你的生活有點疲倦,如果你覺得生活困難重重,如果你心靈有一些缺口,
這部電影絕對在你看完後稍稍思考之後,能給你一場很棒的心靈洗禮,
他不是商業大片,雖然有著奧斯卡級的陣容卡司,
但他討論的議題跟手法,沒有多有電影的渲染強度,但卻是有一種關於心靈的力度,
看到這裡,如果還對這部電影有點興趣的,那不妨看看我的一點點心得,
然後,如果你只是想稍微了解這部電影,也歡迎看看我的拙劣見解吧!
(謎之音,你這是啥鬼分類?就是誰都要看的意思!)
當然你就沒興趣,那就真的算了!別看下去浪費生命了!哈哈哈哈!
(謎之音,出現了,傲嬌的個性。)
1481772737-1706208508_n
一樣聊聊劇情大綱,本來傑出樂觀正能量的廣告人霍華(Will Smith飾演),
在女兒過世之後,開始變得相當負能量起來,
並且身為公司負責人的他還開始造成公司營運上的問題,
他的三個同事跟合夥人懷特(Edward Norton飾演)、賽門(Michael Peña飾演)、克萊兒(Kate Winslet飾演),
試圖想找到方法來使霍華清醒,或是至少能找到處理公司危機得方式,
他們很偶然的發現,霍華寫了三封信,給了三個不存在的元素,
「時間」、「愛」與「死亡」,這個霍華曾經深信的能連結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元素,
但現在的他對時間嫌棄,對死亡憤怒,並且與愛道別,
而在種種因緣巧合,時間(Jacob Latimor飾演)、死亡(Helen Mirren飾演)、愛(Keira Knightley飾演),
用奇妙的方式與他偶遇,然後試圖去理解,
所有的安排,也許都是最美的安排。
 
基本上這部電影,聽說拍攝的過程相當的曲折但就不討論了,
不過我還蠻喜歡David Frankel這次說故事的方式,雖然我想一定有很多電影人或是影評大肆嫌棄,
確實他這部電影有一些地方很不像電影,主角的設定沒有很跳出來沒有想像中搶眼,
劇情戲劇張力強度確實算弱,一定還有一堆人質疑著為什麼沒有因果報應,
(應該不少國外影頻會用到poetic justice來說吧!)
但我真心的認為,這不重要呀!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在討論傳統的價值觀呀!
還會有人嫌棄代表愛、死亡、時間的三個角色的出現,
很刻意且刻板、然後不接地氣、邏輯上奇怪、台詞太文藝的奇怪,
但我反而很喜歡這樣的反差跟詮釋技巧,
也許是我喜歡舞台劇的模式,所以這種突然在現實中架空一點點,然後營造出一種超現實卻又現實的感受,
我覺得這樣得反差感,反而更能體現齣劇本的精心設計,
在畫面上其實David Frankel一直是一個很有質感的導演,他的成名作穿著Prada的惡魔都令人映像深刻,
然後算是簡潔明快的帶入主題,然後在大家以為是主軸線的愛、死亡、時間會貫穿全場的時候,
他悄悄的埋下伏筆,然後讓故事轉入了另外一個更重視情感的角度,
在收線的時候又巧妙的拉回愛、死亡、時間的思索,
其實我覺得故事線很豐富跟飽滿,沒有很多影評嫌棄的輕輕帶過不討論核心的狀態,
(謎之音,你是要跟誰吵架啦!)
好拉,不要像是要跟誰吵架的說電影,讓我好好稱讚這部電影很不錯的地方,
David Frankel 的畫面感我覺得很厲害呀!
整部電影的背景是在聖誕節左右的紐約,然後是在應該很朝氣跟忙碌的廣告公司,
David Frankel 維持了可以看得到的歡樂跟忙碌與朝氣,
但是卻讓整部電影的基調是有些憂傷、緩慢跟一些些沈重的感受,
也帶出了這部電影的氛圍和主題,但這些憂傷、緩慢與沈重又沒有讓這部電影的色澤灰暗,
導演對於畫面的掌握度相當的精巧呀!
 
來聊聊真的嚇死人的演員們!一堆奧斯卡級的大演員呀!
Will Smith好久沒有演這樣溫馨的電影,上一部應該是當幸福來敲門吧!
他對情緒張力得掌控,兩場哭戲都讓人記憶深刻然後被深深得影響著,
但我覺得比起全力放出的煽情,我真的覺得Will Smith在這部電影中我驚嘆的是他收情緒的能力,
因為他演出的角色是一個悲傷極致到不願意面對社會的父親,
所以那個情緒的壓抑感很難拿捏,但他收得剛剛好呀!
不會誇張的悲傷,又不致於讓人覺得好像輕輕點過,在情緒的收與放堪稱自如著。
然後,Edward Norton演了一個其實我覺得的挺不討喜的角色,
但他把那種人性的某些微妙的爭扎抓得很有味道,
好朋友好夥伴,但是利益關係的時候的掙扎,不想當壞人,卻又當不成好人的中間地帶,
然後還有痞痞的花心男與不會當好爸爸又想當好爸爸的爸爸,
(謎之音,這是啥饒口的繞口令拉!)
其實他這個角色很豐富,但每一個設定都有要做到是有難度的,
他掌握的出人意料的精巧呀!
Kate Winslet我要說確實戲份不多,但這個角色我很喜歡耶!
一個其實很對於生活很焦慮的女強人設定,但又有一定的溫柔跟暖度,
想要兼顧所有事情,但卻有一點新由於跟力不足的狀態,
然後她跟Jacob Latimore的對戲我都覺得很好玩跟有趣呀!
Kate Winslet確實沒有把這個角色演得很跳,(其實我以為她會很搶戲)
但也因為這樣的沒有很跳,讓她的角色暖的很討喜,
我覺得她其實把角色定位的很正確跟完整。
Michael Peña的賽門很精彩,是有點戲裡的幽默擔當,
然後還有一整段很有情緒的感情戲,面臨死亡跟親情的那個情感收放,
我覺得他演的好穩,同時要讓人會心一笑,又要駕馭感情戲,其實真的不容易呀!
Jacob Latimore 跟 Keira Knightley 是我覺得好可愛的兩個人唷!
一個詮釋那種痞痞的賤賤的黑人少年詮釋的很真實,然後在結尾的時候那種超乎年齡的成熟感,
在兩個情緒跟個性的反差做得好明確,然後絲毫不突兀著。
一個則是好正能量的女孩,是她開始了奇幻的時間、死亡、愛,
很亮眼,很讓人印象深刻,雖然真的我覺得沒有讓她好好的展現演技的地方,
但我還蠻喜歡她情緒表情的處理,幾個笑容、猶豫,還有戲中戲演員的戲劇張力。
最後是我非常覺得很精彩的Helen Mirren,死亡這個角色其實我真的覺得是戲中戲裡面最不好演的,
但她詮釋得好好唷!她從一個女演員的八卦樣子,到妝扮死亡的那種高貴典雅,
然後她跟Will Smith列車上的那一場戲,最後望著Will Smith的無言眼神超有情緒的!
接著是跟Naomie Harris醫院的那一小段,又是一個另一個形象,
她要演同一個人,但要三種形象,而切都區分明確合理,一整個是演得好精彩呀!
這部戲除除了劇本跟題材很有趣,更加上這些演員真的很撐得起來這部戲呀!
角色的安排比重沒有誰多誰少的感覺,每一個演員的戲劇張力都有出來,
選角跟角色呈現都很有趣跟精彩呀!
 
然後聊聊心得吧!
這部電影確實沒有相當的平易近人,會有很多人在因為它過於文藝的對白,
或是太過於精巧設計的交錯劇情,在以為自己看得懂的狀況,覺得這部電影內涵不深,
我其實有很大不同的感受,看到一些說,這段電影是感動人,但沒內容的評論,我是真的不太理解的!
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賺人熱淚,至多只能說他是一部溫馨的電影,
但內容我深深的覺得他很滿,滿到很讓人直得再三回憶著,
從一開始,「我們渴求愛、害怕死亡、並想要更多的時間⋯⋯。」就是一個很有趣的開場,
霍華所篤信的愛、死亡、與時間,連結起人類,而這部電影從他開始,也結束於他,
我很喜歡他不只繞著主角說故事,他很巧妙的設計著,
時間不只影響著,因為覺得時間不願意多給自己女兒多一點兒怨恨的霍華,
也在與因為在工作忙碌,而忽略愛情、生活,等到驚覺時,才發現自己錯過太多的克萊兒對話著,
記得時間說了類似這樣一段話,「我給你們的是禮物,給太少你們抱怨,給太多又被嫌棄。」
其實面對時間,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夠用,但在心煩跟痛苦的時候,又覺得時間滿長的可怕,
而在我們匆匆忙忙毫未注意流逝的時間的時候,等到稍稍環視身邊,才驚覺!
原來呀!時間已經被我們錯過太多,但其實錯過的又能如何呢?
我們能把握的,永遠都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時間。
死亡,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一件事,面對別人的死亡是告別,面對自己的死亡也是離別,
電影中霍華不願意也不想面對與自己女兒的告別,所以選擇性的封閉自己,
而賽門不想面對跟家人離別的痛,開始隱藏自己不久於世的事實,
對於死亡,我們太常選擇不去面對,不去正視它,甚至不願意去擁抱他,
但卻忘記我們之所以會珍惜,會有一切的情感,都是因為我們都知道總有一天會結束,
所以死亡他並不可怕,他只是在提醒著我們逃避不是辦法,我們終須面對,
他不張牙舞爪,他就像電影中的布萊姬一樣,是個溫暖高尚典雅的人,緩緩地告知我們,
「嘿!該面對了!結束了!」
而愛,是一個好高好遠的的邏輯,他可以很膚淺的是我們的知道的哭哭啼啼的愛情,
也可以是「Love is the reason for everything.」的深度,
劇中一段愛與霍華的對話,那宛如詩句的對話我沒能完全記憶下來,
但當她說著愛,存在在任何地方,在痛苦中、在快樂中、在笑容中、在悲傷中…,
我想這就是愛呀!我們常常膚淺的去看待她,常常流於俗套的歌頌愛情,
但愛之所以在人類生活中如此重要,就是我們的情緒,感情,全部是來自於愛的存在,
我很喜歡電影從因為愛所以選擇忘記愛,所以有了「但願我們能再次成為陌生人」,
到最後因為理解愛存在的原因,然後再度擁抱的感受。
電影中有許多橋段的設定很令人印象深刻著,也可以細細地去思考著,
再偶遇中遇見了三個舞台劇的演員,而跟這三個舞台劇演員的合作是基於最世俗的利益驅動,
本來是為了處理霍華失控的情緒,但卻默默地讓另外三個人開始與愛、死亡、與時間對話,
也許對白很文謅謅,但這種刻意用文藝和口語來區分現實跟虛幻的方式是相當有趣的,
電影這樣寫實的呈現主體,用了舞台劇的文藝的呈現方式,有著很奇妙的火花呀!
然後,我們來開個小腦洞思考吧!(微雷注意!)
—————————-微雷防雷線注意——————————–
電影中故事的現實畫面在懷特遇見 Keira Knightley 之前都可以肯定是事實的發生,
甚至在第一次,懷特、克萊兒、賽門確實應該聘請了三個人去演一齣戲都是真的,
在他們的指示下,才有了死亡、時間、愛與霍華的第一次對話,
我們可以發現,第一次死亡跟霍華的對話,其實很著重在死亡就是存在,你無法拖延無法逃避,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那是賽門的劇本,他恐懼死亡,所以有著賽門的思維,
而時間與霍華,時間帶著諷刺帶著有些俯視的角度與霍華對話,
那不正式克萊兒的情緒嗎?她覺得她錯過時間,時間正嘲笑她呢!
哭哭啼啼的愛,在跟霍華見面時一開始就道歉了,
就是當下懷特對於愛的理解,簡單而膚淺,甚至是他對他的家庭的告白,「為什麼要離開我」。
三個角色第一場戲中戲,是被三個人安排的,也對應著,
但現實應該就到這裡結束,我並不覺得影片被PS掉是真的,
而是在一開始的三個舞台劇演員演出的引導下,他們進入了一種心靈治療的模式,
熟悉諮商的人,應該會知道意像治療Image Therapy,也就是俗稱的幻遊,
在意像治療中有所謂的誘導式治療的技巧,就是在他人的輔助之下,去設定環境、情景,
讓受治療者去看到自己的內在世界心像,然後與自己對話,接著去理解跟感受。
其實霍華與他的三個同事都在無意間觸發了心靈治療的過程,
所以或許在第一次演戲後其實就已經是他們各自幻想中的事件,他們處於一種幻遊的狀態,
再與他們心中的時間、死亡、愛對話著,然後霍華的妻子成為霍華治療師,她為霍華收斂了情緒,
而霍華在那場逼宮的會議當中,也成為另外三人的的治療師,在他理解他三位同事並切諒解與同理的同時,
也為三位的幻遊治療做了收斂的動作,讓三個人最終與自己的時間、死亡、愛做了最後修補心靈的交流,
而有趣的是,其實最初的治療師,應該是與霍華妻子對話的那個老婦人,
說出「隨時留意周遭出現的美好安排。」的她,其實才是開始這一場盛大心靈治療者呀!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用的許多不真實的手法跟橋段,他真的沒有很多人說的空洞,
他只是沒有太媚俗,太讓人們去接受這些很有技巧性的情緒,
但確實是一堂很棒的心靈諮商課程,讓人去理解生命的本質,
其實這部電影很多細節很有趣,但我覺得應該讓大家慢慢細細地去體驗呀,
然後裡面真的超多金句的,還有有趣的對話,
像是「時間,是死賴的不走的壞死組織」、「愛是創造,死亡是毀滅,時間則是中間形式」、
「停止把你的現實放到別人的世界。」、「死亡沒有任何粉絲的。」,
都是讓人很值得思考的,當然一定有人覺得這部戲很流於表面,談得不夠深刻,
但我想,其實可以去思索一下,在這些表面當中,其實有很多與自己的對話,
而我們,好好去思考一下吧!
在生活當中,其實有太多太多我們遇到的挫折、不開心、困境,
就像是時間、死亡與愛的連結一樣,我們不能順心如意,
但想想那句「隨時留意周遭出現的美好安排。」,其實有很多安排你可能覺得What the fuck!
但人生當中這些安排又帶給你了些什麼,每一個傷痛存在是真實的,
在傷痛後再成長後,每一個安排都有它必要存在的力量,
而這些安排看似不太美好,但確實為你的人生賦予一個新的美好意義!
我想這是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心靈療程吧!
Time , Death, Love. It’s the most beautiful life. ACollateral Beauty.
以上,
聖誕假期,心靈覺得疲倦的你,
來一場心靈療程吧!網誌先生,你說好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