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佰叁拾玖] 對話-希文X小碩,關於音樂的核心能量,還有音樂展演的型態?

考慮了一下,決定先寫莫名其妙讓我有很多感想跟感慨的音樂會,

其實是在很帥氣的希文學長(一整個很諂媚)的粉絲專頁先注意到這個活動,

然後在凹到票之後,就想說去聽一下文青感受一下,

其實對於希文的印象,還是在配樂製作的部分,

不管是當初拿下金鐘的曬棉被的好天氣配樂,到電影翻滾吧!阿信、總鋪師的配樂,

或是舞台劇K24到最近的情人哏理出西施的配樂,

我是真的跟小碩一樣沒有聽過希文唱歌耶!一整個就覺得應該很有趣!

至於小碩-蕭賀碩,我最早是對他寫了燕姿的歌然後有印象,

一直2007的碩一碩的流浪地圖,正式的認識這個音樂人,

到後來的金曲新人,到去年的最佳作曲,

三張專輯、兩張EP,其實都能聽到她在音樂上的不斷突破,

(話說我昨天忘記買新EP了!)

所以這樣音樂上的對話演出,確實很讓人感到興趣。

 

說實在的,不管我自己比較常參與的音樂展演形式,

會是比較那種大型的演唱會模式,這種比較小型的音樂會形式確實比較少,

在當大型演唱會的工作人員的時候,其實自己很清楚真的是每一個環節都是很重要,

不能Loss任何一個東西,要把失誤降到最少,

藉由不斷的彩排,不斷的跑Rundown、無數場的行前會,

是的,力求完美的把一場表演做完!

但是這次聽著小碩的音樂會,其實一整個覺得有種來到世外桃源的感覺,

沒有一絲不苟華麗設計,只是非常隨興的彈彈唱唱談談,

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喜歡上這樣的表演模式,

喜歡那種彈著琴然後會突然跟觀眾說,「欸!我彈錯了!」的那種氣氛,

然後像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聊音樂聊生活的氛圍,

說實在的不太像一場演出,更像一場交流會一樣的感受。

 

不是說完全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比較mini size音樂會,

只是那樣隨性的感覺沒有rundown的模式,說實在的還真的是第一次,

我想依我如果是在工作的時候,應該會跟表演者怒吼說:「不要拖稿演出!」

然後可能還會覺得這樣很沒有效率活動很令人不開心,

(迷之音,別讓玠恒不開心呀!)

不過,這次的音樂會體驗,我竟然出乎意料的喜歡這樣的演出,

也許是在這樣制式化的活動企劃下,我已經有一點點忘記當初單純喜歡聽音樂的心情了吧!

聽到音樂想到的是怎樣商業化,如果是我我會怎樣寫企劃,

這樣非常制式化的思想,也許是這一場音樂會給我的震撼,

我對希文和小碩的「對話」中,不管是單純鋼琴跟吉他的「對話」,或是實際上的對談,

都有一種對這樣音樂感受模式有種新的感覺。

記得希文在中間有說「現在很多歌曲都注重編曲的華麗,我只是想單純回規到詞曲本身。」

然後小碩說的「想鼓掌就鼓掌,想大叫就大叫!」

是呀!音樂沒有那樣的嚴肅,音樂之所以有趣就是在他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情緒的交流互動呀!

 

接著來說說比較制式化的東西,畢竟還是要以專業角度來看看整場音樂會嘛!

(迷之音,你不是才說音樂不要那樣嚴肅嘛!騙子!)

我其實一開場很喜歡小碩那個好像在家裡客廳彈鋼琴的開場,

蘭嶼的藍,讓人很輕鬆自在地進入了整個音樂會的氣氛中,

然後接連幾首的Musicians、紅月,還有一首我忘記但是我很喜歡的新歌,時間什麼之類,

(迷之音,你很不負責任。)

接著開始希文的吉他跟演唱出現,歌單中都是讓人很印象深刻的歌曲,

不管是林強的向前走來看對音樂的執著,

或是Rent的seasons of love背後Jonathan Larson的對於音樂的堅持故事,

一首一首講了對於音樂的想法跟概念,

接著,那一首跟觀眾互動的「甲霸沒」,講著對社會的關心與溫暖,還有大家的不快樂與擔心,

突然來到同樂會一樣的溫度,然後向小碩說的,

開玩笑唱K啦!還是王希文幫你伴奏合音哩!

然後主Key再回到小碩的音樂分享,她跟Alex真的閃翻了,

我好喜歡快板三四拍的「四季紅」,這樣的老歌改編讓舊身體有了新靈魂一樣,

整場的音樂會,真的有種讓人很感動的氛圍呀!

如果真的要我給建議,我真的很期待各式各樣的「對話」,

去了解每個音樂人的對於音樂的感動,真的非常的有趣,

然後我也很喜歡用音樂看世界的形式,這來一張好專輯吧!小碩!

那個老歌新唱,讓希文去邊一齣音樂劇玩也可以!(大誤),

然後整張新靈魂的老音樂我也很期待呀!

 

聊完了音樂會心得,我想要進入一個更嚴肅的話題,就是音樂展演的一些小感想,

其實在數位音樂出現,重重的打擊了唱片業的發展,

也許真的形成了音樂產業的大危機的時候,

在大家在擔心著著作權的被侵犯的同時,我卻也覺得也許危機也是轉機的感受,

在音樂因為成功的被商品化、制式化的時候,

那時候製作唱片有簡單然後完整的商業模式,基本上大家都有類似的手法,

也許創造了很巨大的營收,跟非常嚇人的產能的時候,

卻發現音樂的本質似乎有一點點走樣了,

結果當唱片開始蕭條的時候,音樂被迫走向展演為主的模式的時候,

我突然發現,也許讓音樂回歸人與人的互動的時候,也許是一個對於音樂來說的轉機,

曾幾何時,那個很單純的音樂展演因為發達的唱片業而減少,

以前的駐唱變少,因為餐廳放CD就好,

然後因為一些環境政策的關係,很多自由音樂人發表的場地被取締而消失,

以前廣為林立的音樂餐廳,現在台北也只剩下少少的女巫店、EZ5、跟偶有活動的Legacy,

但是也許在數位音樂之後,唱片沒有那樣的出彩,

這樣面對面的音樂感動,變成可以藉由觀眾與表演者共創的新價值,

音樂展演又再度的成為了核心,但是在演唱會逐漸商業化的時候,

其實希文說的:「我想要推廣台灣還尚未普及的表演型態。」

我突然覺得,我其實很看好這些小型的音樂展演,也許這是為台灣音樂埋下了一個「希望的種子」!

(迷之音,你也想要選台北市長嗎?XD)

也期待這樣能讓這個有一點老態龍鍾的音樂產業有一股新的力量呀!

 

以上,是莫名其妙很有感觸的音樂會心得感想,

網誌先生,這是一個假文青的呻吟呀!

所以不用太較真壓!